
我以为这只是悲伤的一天。
但是两天、三天……两周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好起来。
我的能量好像被人拿走了,浑身没有力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我不敢让任何人知道我的痛苦,多少次一个人偷偷哭泣,多少个黑夜无法入睡,甚至不敢接受家人和朋友的关心。
直到我无法工作、学习,变得越来越烦躁,整个世界离我远去,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像掉进一个无底的深渊……”
我开始脾气暴躁,忍不住对周边人发火,骂人,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这位题主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抑郁症患者的苦恼,不知道如何与外界沟通,外界也不知道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不断加重恶化。
01
在日常生活中,“抑郁”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一个人在某个时间不快乐或者很悲伤,很多时候都会觉得 “我抑郁了”。但如果这种状况很快消失,或者经过几天减轻了,就不能算做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持续的心境障碍,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感到悲观、无望、无价值、内疚等,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它不同于一般的悲哀和忧伤,通常会令人陷入一种深深的悲伤、空虚、易激惹的心境状态。
亲人离世、失业、一段关系的结束,都会引发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还不会触发抑郁,但是如果这种痛苦的状态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以上,就需要尽快向医生求助了。
通过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也可以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的海马区、前额叶皮层,以及前扣带皮层三个区域的体积变小、活动也减弱了;而杏仁核和缰核,体积和活跃度都增大了。
所以抑郁症的确是一种疾病,需要被严肃的对待、诊断和治疗,而不是被误解为患病者“矫情、太脆弱、性格缺陷”等等。
1. 只在某些特别情境下发火
其实我们正常人,在感觉到被侵犯、被伤害的时候,也是会发火的,抑郁症患者也是如此。
如果他们只是在某些特别的情境下发火,那大概率这种情景就是他会受伤的时刻,因此会发火骂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保护和维护自己。
比如被人讲“你怎么这么懒,天天就知道睡,像猪一样!”,听了生气发火,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问问他为什么发火,看到他受伤的地方,之后就避免再重复如此伤害他。
看见、理解他并且道歉:
“我知道你发火的原因了,这样的行为的确对你带来了伤害,是我做的不够好,希望你能够原谅我。”
2. 只对某些人发火
如果在同一种情景下,他只是对某些人发火,面对其他人却选择忍气吞声;或者他在其他地方受伤了、有情绪不敢表达,而是找一些借口,来对某些人发火宣泄情绪。
那么说明他不敢随便表达情绪、维护自己,只能选择身边的、自己信赖的、有安全感的人发火,来表达和宣泄自己。
那么可以问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先去看见和安抚他的情绪,了解发火的原因。了解之后,如果是因为自己真的做错了,那么就和1一样,表达自己的歉意。
如果发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莫名其妙地”承受了他的情绪,那么也要维护和建立自己的边界,而不是一味隐忍纵容,让自己成为“出气筒”。
在他情绪稳定之后,告诉他:
“你能够朝我发火,宣泄情绪,说明你信任我们的关系,这一点让我还蛮欣慰的;
可是另一方面,其实我也挺难过的,我想如果你莫名其妙被人骂,你也会难过吧?
希望下一次,你遇到什么事儿了,好好和我讲,而不是朝我发脾气、骂我。”
3. 不分情景、不分人,随意发火骂人
1.患抑郁症之前,就是如此
如果他患抑郁症之前就如此,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自己怎么爽怎么来,完全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那其实和抑郁症没什么关系,他性格就是如此。
面对这样性格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被他伤害,即使他患了抑郁症也是如此,生病并不能成为他随意伤害别人的“挡箭牌”。
告诉他“你这样的行为伤害到我了”,希望他遇到事情好好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发火骂人,让他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进而可以反思改正。
如果他还是很难改、听不进去,可以建议他去看看心理咨询师,不过一般不认为自己有错的人,是很难主动去改变,更别提看咨询师了。
实在没办法,也可以远离这样的关系,不要和他做朋友,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2.抑郁症之后才如此,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如果是抑郁症之后才发火,而患抑郁症之前性格特别隐忍,几乎从不发火,并且抑郁症之后的发火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第1点和第2点,是有原因的。
那么,这很有可能是他改变的信号,他开始从隐忍、软弱、讨好、不敢表达自己,变得能够去看见和表达自己的需求,有力量为自己争取,可以保护自己了。
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应该鼓励他,同时也告诉他更好的处理方法。
还是像第1和2里提到的,先看见受伤点、安抚情绪,之后可以对他说:
“你现在可以发火了,我挺替你开心的,你自己感觉怎么样呢,是不是发泄出来心理就舒服多了,并且你也维护了自己,以后别人就知道你在乎什么,不会再伤害你了~
不过,维护自己其实还有很多方法的,比如可以尽量平和一些去沟通,不用发火骂人,比如有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就教了我们怎么做更好。
这都需要练习,你现在可以开始表达自己、为自己争取已经很棒了,慢慢来!”
3.抑郁症之后如此,但不太正常,警惕躁郁症的可能性
“躁郁症”全称为“躁狂抑郁症”,特点为过度的情感高涨或过度的低落,其思维和行为随之相应地改变,生病期间表现情感高涨时称为躁狂,表现为情感低落时称为抑郁。
躁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这些特征:心境高涨,愉快而欢乐;思维奔逸;联想过程加速;精神运动性兴奋等。
如果是抑郁症之后才这样,并且同时伴有其他的情况,比如精神突然变好了、精力充沛、情绪高涨、睡眠减少、性格大变等,要警惕躁郁症的可能性,建议或陪同其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定要培养积极治疗的意识,坚定治疗信念和信心,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
治疗抑郁症,一般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谈话治疗)或者二者同时治疗。必须在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过,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更多的需要自我调整,可以使用如下方法来自救:
首先,不要害怕这个疾病,也不要因为生病而觉得羞愧。每个人都会生病,抑郁症也跟感冒一样,只是我们的精神感冒了,只是一种疾病,不用担心害怕,更不需要感到羞耻。
其次,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运动是对抗抑郁症的好办法。坚持规律性的锻炼,比如每周3~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例如:快走、慢跑、跳舞、瑜伽等,每次坚持至少30分钟,体内就会产生内啡肽,也被成为“快乐激素”,它会使人感到心情愉悦,还能减轻压力、改善躯体战胜痛苦的能力、提高自尊、改善睡眠。期初可能效果不明显,但是日积月累就会见效。
另外,除了锻炼身体,还要合理膳食。平时注重均衡营养的膳食,多吃水果、蔬菜、低脂肪蛋白的餐食,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抵消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同时,注意戒烟戒酒,让身体尽快恢复自我平衡,进而恢复健康。
最重要的是,在自己陷入情绪低谷的时候,要学会主动求助。可以跟家人、朋友聊聊天,谈谈自己的烦恼。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及时的帮助,减轻压力,感受家人朋友的支持带来的愉悦和安全感。
如果可以的话,参加一些治疗性的团体,跟他人一起面对抑郁,彼此鼓励,相互分享经验,帮助别人的同时,疗愈自己。
千万不要自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封闭自己的内心,将自己发火的根源和苦恼向身边人倾吐诉说,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