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症01.
受遗传、个性、不良生活事件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压力太大,自己无法及时排解。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可能会患有焦虑症,具体表现为紧张、坐立不安、手抖、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进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青少年出现的焦虑症,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才能帮助其恢复,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交流,适当予以言语鼓励,才能有助于尽快解决当前困扰的问题。
抑郁症02.
青春期抑郁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一群体的身心成长,其发病原因往往与家族遗传史、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自身性格缺陷、幼年遭遇过的情感创伤体验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思维迟缓、身体不适等。
青少年通常心思比较敏感,近年来出现抑郁症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需要注意的是,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会有消极、负面的想法,从而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家长应当给予正确的教导,从而使其保持身心愉悦,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必要时,应该及时寻求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
厌学03.
部分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并且产生厌倦的情况,这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表现。主要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会主动进行远离,可能变得不爱去学校上课,一到要去上学的时候就说身体不舒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学等。
出现厌学的问题,一般和多种因素有关,如青少年自身对学习成绩看得过重、心理压力大,或是在学校经历了负性事件;还可能是与家庭有关,父母给的压力过大、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等,都可能导致厌学。家长和学校都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建立和谐的亲子、师生关系。
社交恐惧症04.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通常和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有关,从而导致在进行正常的社交行为时,有交流、回避的行为,表现得过于紧张、害怕、焦虑,从而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造成影响。
对于青少年出现的社交恐惧症,一般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的方式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缓解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等方式,逐步摆脱对社交活动的恐惧,建立应有的自信,进而改善病情。
上网成瘾0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为我们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能够足不出户就浏览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观看电影电视,还能进行线上的课程交流学习。但是,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青少年容易被网络游戏、聊天、购物等吸引,进而成为网瘾少年。
如果网瘾过重,可能会导致青少年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不吃不睡、不做作业等情况,进而对健康、学习有影响。长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远离现实生活,还会使正常的社会交往出现困难。这种情况下,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替代疗法对处理网瘾问题有一定效果。
青少年成长阶段,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诱惑和挫折,无论是家长、学校,抑或社会,都应该重视其精神心理健康,及时处理因各种偏差和不当习惯引起的精神心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