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表示,总是不高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除抑郁症外,也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两者表现又有哪些不同呢?一起来听听专家讲解吧!
总是不高兴,除了抑郁症之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疾病叫边缘型人格障碍,你听说过吗?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除此以外,还常常伴有焦虑不安、无故愤怒,并容易在这些情绪支配之下做出很多冲动的行为,如自残、暴饮暴食、过度消费,随意恋爱或滥交。病情严重,甚至会发生自杀行为,这种自杀,有时只是一时冲动,有时是在强烈的自杀意愿驱动下发生的,有时是为了威胁别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和如此过激的行为呢?因为他们往往持续感受非常长时间的空虚和疏离,常常感受到自己被抛弃。这种被抛弃感可能是现实存在的,也有一部分是患者自己想象出来的。
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之下,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是非常不稳定,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配活着;有时又非常的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厉害。这样就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的不稳定。起初会跟别人亲密无间,一旦触碰到某个点,患者就容易把对方假想成敌人般的深恶痛绝,他们会以最恶毒的话语来责骂对方,就很难有长久稳定健康的关系。
若同时出现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和认知不稳定、人际关系不稳定和行为冲动,那么患者有可能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
02
有没有“一下子”就能治好抑郁症的方法?
抑郁的治疗也一样,并不存在快速治愈的方法。只有接受规范的,足疗程的治疗,才能赶走心中的“黑狗”。所以,不要寄望于捷径,更不要寄望于某种灵丹妙药让我们一下就脱离痛苦。
03
旅游、养生能治好抑郁症吗?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患者,当他被诊断为抑郁症时,他会跑过来问我:“医生,我能不能先不吃药或先不治疗,我想尝试去旅散心,说不定,等我旅游散心回来之后,我的抑郁症就好了。” 或者“我能不能去养生,去喝茶,我把这种生活节奏放慢一点,我的心情就会好了呢?”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它和内科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一样,作为一种疾病需要专业治疗。
那么喝茶、养生、旅游和散心这种措施并不能去治疗我们抑郁症。抑郁症,一定要到专业医院或者专业科室去进行治疗。抑郁症不是一时的想不开,或者是说闹情绪。它就是一种疾病,所以,一定要采取这种专业的治疗手段去治疗。
1. 轻度抑郁的人,虽然有抑郁的症状(如心情不好、做事拖延、兴趣减低等),但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能坚持工作和学习,可以考虑心理治疗。但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抑郁发作急性期首选的治疗方式。
抑郁症已经治好了,一直都在吃药,为什么又复发了?
除去疾病本身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之外,是导致抑郁症复发的重要因素有:
1. 首先,在治疗的早期,医生为了降低不良反应,选药的时候,一般都是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很多病人,在小剂量的时候就有好转,但是这个治疗的剂量,它不是有效治疗剂量,它只能好转,不能达到临床痊愈。
随着治疗的进展,症状就逐渐又出现了,看起来像是复发,其实,是这一次病程还没有得到痊愈。
2. 急性期达到临床痊愈之后,还需要6个月的巩固的治疗。这个时期的药物的剂量跟急性期是一样的。有些患者会在症状完全好转之后自行的减量。那这个时候症状反复的也就非常的多。在医学上,这个不叫复发,我们把它称之为复燃,因为他还是同一次病程还没有结束。
3. 其次,很多人的这个抑郁,是伴随着这种负性自动思维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临床比较常见的完美主义、非黑即白、讨好型人格;又比如说这个白天睡觉,晚上精神抖擞的,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太多太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放松;或者把情感看成是生命当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等等。那当药物治疗时,我们这个身体已经准备好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日常生活的时候,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这个思维方式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4. 一部分患者的抑郁,跟环境相关,环境没有改变,抑郁症他其实也很难彻底地根治,比如说在学校,存在校园霸凌;或者是在单位跟领导的关系就是持续性的紧张。环境没有改善,原来就比较脆弱敏感的这个抑郁症的患者,他需要克服超出他自身能力的这个困难,那也会导致抑郁很快就复发了。
5.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相对较弱,刺激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当生活中发生一些应激事件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这个时候复发就很常见了。比如说换学校、离婚、换工作,那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调整一段日子也就能适应了,但是对于抑郁症的患者来说,这些可能都是复发的应急事件。
抑郁症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