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我们不是“疯子”,也没有人格分裂

姚青青医生 发布于2023-07-04 16:51 阅读量531

本文由姚青青原创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一般精分的发病率在0.2%-0.6%之间,也就是说1000个人中就有2-6人患病,且以20-35岁患者居多。男性比女性发病期时间早,男性一般在10-20岁起就开始发病,女性一般在20-30岁左右发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可能会导致痴呆,也可能会给社会造成一些危害。很多人对其有不少的误解。比如: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都是“疯子”。

那精神分裂症患者到底是不是"疯子"呢?

大多数人对于精神患者有一个固定的思维,不是暴力狂就是一个疯子,也许是电视剧情节看多了,也许是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误区。总之而言,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是多样的,一般可分为5类症状群,认知症状、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焦虑抑郁、激越症状(攻击暴力、自杀)。

 不同患者的个体,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有的人是幻听、幻想、行为怪异等阳性症状突出,有的患者主要是情感淡漠、生活懒散,少言少语不吵不闹的阴性症状。

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大概有10.7%的男性精分患者,与2.7%的女性精神患者,存在着暴力的行为,所以完全能够证明,不是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暴力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少些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他们实际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包容。

问: 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会人格分裂?

精神分裂与人格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

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更多指的是一个人认知与感官的统合失调,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比如,出现幻觉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

人格分裂

是指一个人拥有多种人格,可以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转化,准确来说,人格分裂应该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主题的自我矛盾和自我否定,这是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而且人格分裂的人智力和精神是正常的,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如《24个比利》中,男主人公时而是一名成年男子,时而又是一名青春期少女,就是一种人格分裂的表现。

精神分裂症是突发的吗?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是不是受了特别大的刺激?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受到个体本身的基因、生物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基因、生理与环境因素,都被认为是导致人们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父母中的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其自身的患病风险达13%,而若父母双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时,其风险则高达50%。另外,父亲年龄过大、母亲在孕期的压力、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等,也被认为与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相关。突发的创伤性事件,并不一定会导致一个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此外,临床证据显示,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都是逐渐地、缓慢地发展出一系列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并非一种突发性的疾病。

身边有人有精神分裂症的迹象怎么办?

尽快送医院诊断,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变得棘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