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略了与孩子的边界感,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事无巨细地操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琐事。以他们所认为“对”的方式来给孩子“最好”的爱。
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这时父母对孩子过多的付出,容易演变成一种越界与干扰。在面对用心良苦的父母,孩子的内心是无助与无奈,甚至可能会出现想要挣脱和逃离这种束缚的想法。
这种育儿方式,在部分疼爱孩子的父母看来,是给孩子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看”得越紧,孩子反而越容易丢失自己应背负的“包袱”—— 一旦离开父母的照料,可能变得无法独立生活,应对事物的能力变差.......
以下三点,教你做“高配父母”
01.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
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整个成长的过程是与父母的分离。中国式的父母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们长大了,成年了,成家立业了,在父母眼中,他们依然是孩子,所以父母很难退出孩子的生活,完成分离。
02.可以为他做事,但不能替他成长
作为父母要明白,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代替他们成长,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终究是要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03.要学会放手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学会得体地退出孩子的生活。慢慢地,从孩子的身边“抽离”出来,在TA需要的时刻提供关心,在TA辨不清方向的时候给TA及时的辅助,足矣。
孩子第一次闯世界,放手后TA才能更好的直面属于自己的人生。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爱TA,而不要用你认为对的方式。
爱不是束缚,放手也不是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