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迫症的病程已达三年之久,头脑里经常会突然冒出‘我会不会死’的念头,异常恐惧想压抑自己的想法但无效,睡觉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工作的时候都会冒出这个念头,无法控制自己不会想。”
“经常因为门有没有锁好而反反复复的返转回头去,有时甚至是刚确认完就又不确定了,来回几次。而且,总是纠结马桶有没有冲争,每次冲完马桶都要打开盖子看一遍,然后不管有没有冲干净,又都会再冲一遍,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半年多了,感觉内心很挣扎,很痛苦。”
只要说到强迫症,很多人可能就会联想到自己要把书籍摆放整齐,床上不能有杂物等等。但真正的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它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的神经症。
正常强迫和病理性强迫的区别
其实正常强迫(正常担心)和强迫症的区别就在于【频率】和【痛苦程度】:
如果你也有一些强迫冲动和思维,但并没有因此而严重影响生活,并且只要重复个别次数就好,那么你可能并不是强迫症,而仅仅只是一些强迫冲动而已。
倘若,就像上述患者们的自述,洗手洗脱皮,局部出血了还要洗;离家很久还要返回来检查们是否关好并且持续多次等等,这些可能就是强迫症了。
内心矛盾和反复的强迫症
与抑郁症一类的精神疾病不同,强迫症患者的思维和意识十分活跃,他们所强迫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可能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的事情。
强迫症的特点往往是有意识的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使得患者长时间生活在纠结、穷思竭虑的状况中无法自拔,如果不依靠外界手段干预,患者很难自愈。
1.强迫症属于精神病?
许多人认为,强迫症是精神病的一种,甚至将它们和精神分裂症混为一谈。
然而,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具有攻击性等症状。但强迫症不是,它只是属于精神一类的问题,准确的来说: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类。
和精神分裂症不同,强迫症患者对于自己的行为和症状都是有所认识的,他们主观上也是认为自己有病,并且希望摆脱这种控制和强迫思维的折磨。但是,由于自己的穷思竭虑,强迫症患者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当强迫意识和反强迫意识起冲突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严重的强迫症患者,还有可能将症状泛化,不仅对身边的一些小事强迫,还会对一些危害自己人格、尊严甚至生命的事也有所强迫,这种症状和精神分裂症有些类似。这也是许多人容易将严重的强迫症看作精神分裂症的一大原因。
2.强迫症就是反复关灯、洁癖?
许多人最初认识强迫症,都是从反复洗手、关灯以及洁癖上开始的。
其实,真正的强迫症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点,它会体现在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比如:
计数,走路、摆放东西等等一定要是单数或者复数;
重复一些动作,如触摸、清洗、数数、整理,控制不住得重复;
......
其次,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千奇百怪,如果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泛化”的现象。
所谓的强迫症“泛化”是指:从只强迫一个观念到越来越多的观念。
强迫症泛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人格,一般来说,强迫症患者比较内向、敏感又固执,同时参杂着许多完美主义。
当患者患上强迫症后,这些症状就使得原生人格成分中的敏感部分更加的敏感化,从而引起强迫。
另外,强迫症并不仅仅只有强迫行为一种,它也包括了强迫思维:
为消除怀疑带来的焦虑,反复询问他人给予解释;
为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引起的紧张不安采取的动作,如每天10点才可以上床睡觉;
明知毫无意义,却反复思索一些无意义的事,如太阳为什么不是方的?
脑海中反复出现以往经历的事情,想克制不去回去,但是克制不住;
.....
由于强迫思维的存在,会产生反强迫的思维,努力去克制,但越克制,强迫思维所带来的冲击力度就越大。
让人们饱受折磨,无法抗拒。到后来,只能妥协,无力的去回忆那段最痛苦的回忆,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其它情绪。
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强迫症、聆听强迫者内心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痛苦,才会明白强迫症究竟有多可怕。才发现我们之前对强迫症的误解有多深,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伤害。
如何正确面对强迫症?
1.顺其自然,避免回避行为
在面对强迫症时,不要去刻意关注,要学会忽视它,在强迫症已经发生时,面对恐惧的情境不去惧怕,不去回避,尽可能地在恐惧中暴露较长的时间,这样随后的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
2..转移注意力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比较好的缓解方法。当患者在面对某些事物的时候,有强迫的思维或者行为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出去跑步、看书或者是听音乐、打球之类的,通过转移注意力就可以缓解强迫的行为。
3.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强迫症患者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之后,可能会给生活和工作都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家人跟朋友一定要多支持鼓励强迫症患者,同样强迫症患者如果有任何的想法或者是疑虑之类的,也要跟家人多分享,这样家人和朋友才能够帮助强迫症患者改善。
4.寻求专业帮助
强迫症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正过来的,不严重的强迫症都是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改善的;而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强迫症,需到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评估诊断,进行规范性治疗,不要因为不及时专业治疗导致强迫症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