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手机不离手,各大社交平台的热点全部悉知;将新的电影、综艺、电视剧通通看个遍。
躺平得彻彻底底。这本来是很多人打工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但有人在实验之后,没有收获想象中那份真正的快乐。反而因为一天天地消耗着自己的精气神,在放纵中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动力,整个人陷入巨大的迷茫和空虚中。被放纵反噬,在极度的空虚感中越陷越深,觉得自己保存快乐的能力要消失了。

空虚感的由来
空虚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是一种无聊且冷漠的感觉,通常伴随着沮丧、绝望、焦虑等负面情绪,使人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社会文化因素可能是这个时代导致空虚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上网浏览,看似在不停地接收信息,但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个片段的掠过。被庞杂的内容包裹后,得到的是最新也是最破碎的消息,一些有深度且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的文字和观点,变得难以捕捉。频繁且快速地获取碎片讯息,引得人们无法聚焦于自身,思维常常奔波于这些飘忽不定、凌乱且破碎的热点中。心里可能会出现迷茫且无所适从,进而演变成空虚感。如何摆脱空虚感?
摆脱空虚感,找回对现实的热情和希望,可以试试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因此,调动起自身积极性,找回追求目标的动力是打破空虚感的重要途径。陷入一些痛苦的回忆中,可能会加剧内心的空虚感。可如果选择对创伤视而不见,它终究会以其他形式来影响生活。◍ 立足眼前的生活,反观过去的经历,围绕“当下是怎样的”来展开;◍ 必要时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共同疗愈创伤。
这些温暖爱意带来的归属感是真实存在的,它在不断提醒人们:你正在被好好爱着,也别忽略了要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