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发抖、害怕、濒死感,你认识“惊恐障碍”吗?

姚青青医生 发布于2023-05-10 09:35 阅读量203

本文由姚青青原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让人们常常喘不过气,但是现实又不准人放慢脚步,压制情绪也就变成了现代人的通病。而久久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变成心理疾病。今天,我们带大家认识一种特殊的焦虑症---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

什么是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为特点,常伴有心悸、出汗、窒息感和濒死感等。属于焦虑症的一种,与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焦虑症不同,惊恐障碍是急性焦虑发作,且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出现强烈的惊恐。一般发病非常急,十分钟达到高峰,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但通常不超过一个小时,自行终止。

为什么会发生惊恐障碍呢?

01

家庭因素

父母的不良态度(如父母极度恐慌,控制欲极强等)从小植入了孩子的内心以及童年的心理创伤等。

02

性格因素

敏感、情绪不稳定的人对未知的危险反应越强烈,就越容易促发惊恐障碍。

03

心理因素

总是消极地思考问题,总是否定自己,总是感到压抑,自卑,缺乏自信:或者过于严苛要求自己,追求完美等,都有可能诱发。

04

社会因素

与负性的生活事件如经济困难。婆媳关系、夫妻矛盾、工作压力、亲人分离及过度劳累等,都有可能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较大的焦虑和恐慌反应。

05

不良的生活习惯

过量饮用咖啡酒及茶、贪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或运动过度都可能诱发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患者日常该怎么做?

反复出现惊恐发作让人痛不欲生,对每位惊恐障碍的患者朋友来说,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是治疗目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有效的。

日常生活该怎么做?

1.学会自己调节情绪,感到焦虑时学会转移注意力,不要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症状。

2.合理饮食、营养均衡,但要避免过量摄入酒精、咖啡、烟草等,这些物质有可能或会加重焦虑情绪。

3.坚持运动:平时多注意休息,可适当加强身体锻炼,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久坐。运动能促进大脑多巴胺分泌,使人感到轻松愉悦。

4.按时服药:严格遵从医嘱,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增加、减少或停用药物,因为惊恐障碍患者擅自停药或减药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5.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程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温馨提示】

惊恐发作,本质上是一种焦虑症,又被称为急性焦虑发作。焦虑症如果不引起重视,很容易恶化成为急性恐惧症或抑郁症,及时寻求精神专科医院专业医生的帮助,舒缓焦虑情绪保护身心健康,是患者最正确的选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