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生闷气、害怕正面冲突?这几个方式可以帮你解决“隐形攻击”

姚青青医生 发布于2023-05-07 09:23 阅读量177

本文由姚青青原创

经常生闷气?

相比于直接表达不爽,你更喜欢在心里默默扣分?
很生气的时候,你会用拉黑、绝交表达愤怒?
不会拒绝,但会用拖延、摆烂表达不满?
很怕正面冲突?
有时,你发现你会「阴阳怪气」?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用这些方式表达愤怒,那你很可能是在「隐形攻击」,而这种不易察觉的不舒服,可能在慢慢伤害你的关系。

01
隐形攻击的伤害

被隐形攻击的一方,往往有苦说不出。那种感觉就像「钝刀子割肉」,感觉没哪里不对,但就是哪哪都不对。

他们可能常常因为对方突然而来的冷漠,回避和拒绝感到莫名其妙,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而另一边,发出这种攻击的人,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过。可以说,被攻击的人有多痛苦,他们就有多痛苦。

隐形攻击会让情绪边界变得模糊。当安全界限被人侵犯时,他们无法通过表达愤怒给对方警示。所以,在关系中,边界会一再被侵犯,越相处就越受伤。

02
为什么你会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在过往的关系体验中,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直接表达愤怒,于是习得了这种被动的攻击。

它可能跟这些原因有关:

1.不允许愤怒的童年

隐形攻击可能跟原生家庭经历有关。比如父母总对你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你表现不好,他们就会发脾气,不耐烦。无力正面反抗的你,只能用他们察觉不到的方式去反抗。

比如非常猛烈的家庭暴力,包括但不限于身体虐待、体罚或语言虐待……每当类似的场景重现,你都会再次体验到童年时的无助和恐惧(Weitzler,2020)。

2. 低自尊
隐形攻击常常跟较低的自我评价相关。对自己的不自信,让你很难说「不」和拒绝别人,也没有勇气为自己的需要和权益发声。

3. 对失去关系的恐惧

隐形攻击,还跟对失去关系的恐惧有关。在决定表达愤怒或隐忍不发之前,你的脑海中会自动冒出各种「对发怒场景的想象」:我可以这么做吗?如果发火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03
如何走出隐形攻击?

可以试着修正自己对冲突的信念:

冲突和矛盾并不一定都是可怕而不可挽回的,也可以是有建设性的(Brandt,2019)。

然后试着在下次面对冲突时,用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它:

◍ 少一些批判和相互指责,把表达的重点放在描述自己的感受上:比如,把「你很伤我的心」,换成「我现在觉得有点伤心」。
◍ 避免用一概而论的说法,例如「总是」「从来不」。
◍ 不再假设对方应该知道你的想法和感受,而是直接表达。
◍ 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对各自的影响。秉持着双赢,或「至少没人输」的准则,选择对双方最有利的方案。

◍ 然后一起执行并评估结果:这个办法对改善我们的沟通有效吗,万一还有下次,怎么做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