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可参考罗马Ⅳ标准:在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基础上,反复发作的腹痛,近3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每周1次,伴下面2项或者2项以上症状:
与排便相关;
症状发生伴随排便频率改变;
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1. 根据相关胃肠道症状怀疑肠易激综合征时,应及早于消化内科就诊。
2. 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问诊,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消化道症状表现;
年龄及发病时间;
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患者的精神状态;
既往消化道病史及既往消化道疾病治疗史,有无手术;
全身病史、手术史、传染病史;
消化系统疾病家族史及用药史;
3. 出现“报警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需立即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报警征象”有:
40岁以上近期出现症状;
近期出现消瘦、体重下降>3kg;
贫血、呕血或黑粪;
黄疸;
发热;
吞咽困难;
腹部包块;
症状进行性加重。
对有精神心理障碍者也应及时检查。有针对性地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4.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评估严重情况及患者意愿进行相关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
结肠镜检查
符合上述“报警征象”者,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若近期出现排便频率、大便性状持续性改变或者症状发作的形式改变或症状逐渐加重,应当十分警惕,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病变。
应空腹状态下进行。
腹部CT检查、腹部B超检查
必要时需进行这两种检查,应空腹状态下进行。
实验室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
三大常规是门诊及住院患者要做的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之前需要空腹12个小时。检查前一天晚上,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
尿常规检查采集尿液标本时,要求留取中段尿,女性应避免经期前后三天。
大便常规检查前3天建议避免进食血制品,化验前一天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血生化、血沉、肝功能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这些检查,血生化主要检查血糖、肌酐情况和甲状腺功能。
病原学检查
粪便细菌培养
粪便标本应该在疾病早期,抗菌药物开始治疗以前采集,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寒冷季节标本传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