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抑郁症又称为产后抑郁障碍,目前认为产后抑郁症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特发于女性产后这一特殊时期的抑郁症。通常指产后4周内出现抑郁情绪,根据美国DSM-5诊断分类体系,该病属于围产期抑郁障碍,一般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伴有围产期特征。但若超出产后一个月发生的抑郁障碍,则只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
产后抑郁症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国际上公认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在美国,每9个女性中就有1人会遭受产后抑郁症的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7%~40%,我国报道的患病率为1.1%~52.1%,与国际患病率基本一致。
研究显示,既往有抑郁症患者的产后抑郁率约为25%,既往有产后抑郁的患者再次产后抑郁概率约为50%。分娩后第一周,约50%~75%产妇出现轻度抑郁症状,约10%~15%产妇罹患产后抑郁障碍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资料研究显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本病有明显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
在家系中体现明显,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可能性也越高。且本病目前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神经生化因素
某些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功能活动异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能与产后抑郁发作有关。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产后抑郁的患者可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异常,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可以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影响心情和情绪变化。而产后性激素骤降可能也是罹患产后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
脑电生理变化
抑郁发作时脑电生理多为右半球α波相对降低,脑诱发电位波幅减小等。
社会心理因素
单用遗传因素无法解释其病因,而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环境事件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