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石

吴华龙医生 发布于2021-12-14 06:29 阅读量123

本文由吴华龙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偏头痛、哮喘、慢性疲劳等发病率高的常见病都是心身疾病,约占1/3。这些疾病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每个人患心身疾病的风险状况,往往跟该人的心理特征、社会特征有关。“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致病作用的躯体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发病过程包括心理应激和心身反应两个主要环节。

心身科学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除了遗传及生活方式影响以外,很多人有以下五个心理特征:

1、安全感不足;2、焦虑;3、好胜心强;4、恨意大;5、攀比心强。


图片发自160App



缺乏控制感容易导致糖尿病。可能是生活中很多东西失去控制,也可能是其对控制感需求大,对已经取得的控制感不满足。

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中大多安全感不足,导致机体的防御机制过强。

性格冲动急躁、攻击性强的人(A型人格)就很容易得冠心病;而性格内向、消极,且情绪不稳定的人则易常常患支气管哮喘;得溃疡病的患者往往有被动、顺从、过度关注自己的性格特征;性格固执,爱怨天尤人的人患偏头痛的风险较大;而惯于自我克制的人(C型人格)则更容易得癌症。

人格上的差异及个人经历与体验的差异是罹患疾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人们看待问题方式的差异。有的人看问题悲观消极,有的人则积极乐观;有的人仅仅把目光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有的人则善于理性分析问题并找到应对方案……这些对一个人的心身健康状况都是有极大影响的。

社会支持系统则是造成心身健


图片发自160App



康差异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人周围有足够善解人意的家人、师长、朋友或同事的关心,那么他即使遭遇了心理的挫折,也能在别人的帮助下及时地排遣内心的压力而不至于影响身体健康。相反,性格孤僻而不愿与人交往的人,则由于该支持系统的弱小,而不易对心理反应进行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对心理和身体都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这些因素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个人心身疾病病情的强烈差异性。

由此可见,调节、保持好的心态是与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中请你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心灵与健康,身心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健康是一,没有健康,其他一切都是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