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大部分的息肉都是良性病变,只有少数会有恶变的可能,发生率约为0.1–1.2%。
临床诊断主要是以超声诊断为主,做阴道B超的时候,会看到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或者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还可以通过X线造影检查和通过宫腔镜进行检查。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有期待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如果内膜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观察即可。
因为部分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在一年之内随着月经逐渐脱落。或者服用3个月短效避孕药,调理月经,一般子宫内膜可自行恢复正常状态,3个月后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是否消失。
如果息肉小于1厘米,但是有好几个,而且月经滴滴答答总不干净,可以服用孕激素,也叫做药物性刮宫,服用孕激素撤退(停药)后,子宫内膜会出现剥脱并导致出血。在子宫内膜剥脱的同时,部分小的子宫内膜上的息肉也会随之剥脱,从而达到刮宫的目的。
如果子宫内膜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或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月经异常表现,甚至引起不孕,就需手术治疗,通常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等情况,发现息肉后,在宫腔镜下用小的剪刀、电切等器械,切除或刮除息肉。术后将切除的内膜息肉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炎性的增生、良性的疾病。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一般不会癌变的,但息肉反复生长,也有癌变的可能。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以后很容易复发,两三个月再复发的几率可以达到50%以上。如果没有生育要求,做完手术以后宫腔里可以放置曼月乐环,这种环是一种高效的孕激素,每天在宫腔局部释放20μg的左炔诺孕酮,能够抑制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或者口服短效避孕也可以抑制复发。
如果有生育要求,做过子宫内膜息肉手术,三个月就可以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