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正常月经的新标准,参考4项指标更全面
01.月经频率
指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
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提出中国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提到月经频率21-35天算正常。
新标准: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2011年、2018年的定义都认为月经频率是24-38天,<24天为月经频发,>38天为月经稀发。
02.月经规律性
具体指月经频率的变化差异。
2014年,我国的标准认为差异在1周以内为正常,属于规律;差异≥7天,即为不规律。
2018年,FIGO则把月经规律性的正常变化范围定义为7-9天,并与年龄相关,18-25岁与42-45岁≤9天,26-41岁≤7天,所以,月经频率相差≥8-10天为不规律。
03.月经持续时间
指每次月经从来潮到干净的时间。
2014年,我国的标准认为经期3-7天为正常,<3天算月经过短,>7天算月经延迟。
2018年,FIGO则取消了月经过短,仅将多于8天作为月经过长。
04.月经总出血量
既往2011年FIGO指南和2014年中国指南都有具体的量化值,认为正常来一次月经的出血量是5-80ml,<5ml算月经过少,>80ml算月经过多。而2018年FIGO修改版则放弃了月经量的客观标准,其多少根据个人感受来诊断,即:月经出血影响女性身体、情绪、社会活动,并使生活质量受影响,即称为月经过多,简单地说:对于月经过多,不管是否存在贫血,只要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就应该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并可采用合适的治疗。
最后,提醒各位,育龄期女性的正常月经有相应指标,需要各位姐妹细心观察,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建议您及时就医,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