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警钟】一种可致不孕的妇科病,痛经严重的更要注意

李芙蓉医生 发布于2022-07-04 15:31 阅读量127

本文由李芙蓉原创

今天门诊时遇到一位患者,每个月都会被痛经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拖着没去医院。

直到最近,被母亲硬拖着来做了检查,这才发现自己不是普通的痛经,而是患有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跟巧克力关系不大

乍一听“巧克力囊肿”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有一瞬间以为,它是巧克力吃太多导致的。

但其实,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

先说下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原本应该正常长在子宫内壁的一些子宫内膜组织,跑到了子宫腔以外的部位。

一般来说,在育龄女性中(15-50周岁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概率为10%左右,也就是说每10个育龄女性,就可能有1个患病。

如果有一些子宫内膜“迷路”到了卵巢里,并且形成囊肿,囊肿内的子宫内膜细胞也会像宫腔的内膜细胞一样,受到女性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的增生、出血。

但这种出血不像月经那样能够排出体外,而是聚集在卵巢内,形成囊肿。

反复的出血,呈现出粘稠的、棕褐色的样子,十分类似巧克力酱。

巧克力囊肿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肚子剧烈疼痛,最好去查一下

得了巧克力囊肿的人,可能会具有下面的症状,如果你有的话,最好去医院妇科查一下。

1、下腹痛和痛经

巧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70%-80%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盆腔疼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渐进性加重。

如果囊肿渗漏或破裂,还可能导致突发的剧烈疼痛,此时应当立刻前往急诊就诊。

痛经时的症状则多表现为慢性钝痛、跳痛,通常在月经前1-2天开始,并可持续整个经期。

2、不孕

严重的巧囊会侵蚀正常的卵巢上皮、阻碍卵子排出,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造成不孕。

育龄期女性如果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有40%~50%的患者会引起不孕。

3、盆腔包块

若巧囊体积较大,可在妇科体格检查时,于附件区触摸到块状物。

这是巧囊区别于其他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性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具有这一特征。

当然,如果出现了相关症状,也不要自己吓自己,更不要对号入座。很多女生的痛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痛,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如果真的因为痛经就诊,医生还会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甚至腹腔镜检查等手段,才会确诊巧囊。

确诊巧囊后,不是一定要做手术

一般来说,症状比较轻的巧囊,不太会影响正常生活,可以不采取特殊处理,或者使用药物治疗。

如果症状较严重,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手术之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所以,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酌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对于影像学检查小于4厘米,且没有临床症状的巧囊,医生可能会建议先药物治疗,后定期复查(推荐每6-12月复查)。

可能会用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症状,也可能会使用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药物作用于子宫内膜,使病灶萎缩。

手术疗法

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或巧囊的体积比较大,有手术指征时,就该让手术治疗出场啦。

目前国内首推的是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这是一种创伤很小的手术,不仅恢复快,腹部瘢痕也相对较小。

术后可能会需要注射4-6周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实际临床中,医生还是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严重程度等来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得了巧囊,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朋友担心自己患上了“巧囊”。并且忍不住担心影响生育的问题。

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诱发炎症,或者导致盆腔的粘连,因此,较严重的巧囊确实可能导致不孕。

但也不是没有处理办法,比如可以通过手术、促排卵或者人工辅助生殖等方式改善不孕。

除此之外,巧囊其实是一种良性的病变,总体而言不太会增加癌症的风险,但巧囊患者患特定亚型卵巢癌(卵巢透明细胞癌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风险会稍有增加。

最后还是那句强调了一万遍的话:

当痛经影响到生活的时候,千万不要硬撑。

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

没问题当然最好,但如果真有问题,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