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中耳炎!

张思叶医生 发布于2025-04-15 11:09 阅读量622

本文由张思叶原创

一、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简单说就是发生在中耳的炎症。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咱们普通人常接触到的是外耳,包括耳廓(长在外面你能看到的部分,我们常说的耳朵)和外耳道(挖耳勺或棉签能伸进去挖耳屎的通道)。外耳道的最深部是鼓膜(一层很薄的膜,老百姓常说的耳膜,它的振动将声波传递到中耳),鼓膜的后面就是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气房。发生在这些部位的炎症就是中耳炎。中耳炎一般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有不同的表现。

二、中耳炎的分类

1.分泌性中耳炎

较常见,多由于咽鼓管堵塞,导致有液体向中耳内渗出所致。

2.化脓性中耳炎

较常见,渗出液为脓液,由细菌感染所致,根据病程又可以分成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性中耳炎。

3.中耳胆脂瘤

最危险,容易引起颅内并发症,也称之为危险型中耳炎,可以和化脓性中耳炎相互转化。

三、中耳炎的危害

1.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2.耳部炎症会引起人体发热、怕冷、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

3.鼓室相隔头颅很近,容易导致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膜外并发症,脑脓肿,造成生命威胁。

4.引发持续性耳鸣,耳痛、重听,导致中耳癌。

5.引发乳突炎、面瘫、败血症、痉挛、记忆力减退等。

四、中耳炎的症状

  1.听力减退

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为听力的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

  2.耳痛

多为初期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

耳鸣是中耳炎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耳溢液

耳溢液多为间断性,或者长期持续不停。分泌物为粘液脓,或者稀薄或粘稠,多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

五、中耳炎频发的原因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如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趁虚侵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2.游泳

游泳时,泳池里的水容易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夏季泳池的水容易滋生细菌,入耳后更易引发炎症,这也是夏季中耳炎高发的原因所在。

  3.擤鼻涕方式错误

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会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从而引发中耳炎。

  4.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硬化造成供血不足,也会引发中耳炎。

  5.长时间用耳机听大分贝音乐

大分贝声音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听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听觉疲劳,加上耳机接近鼓膜,时间长了就会伤害耳膜,导致中耳炎。

  6.乘坐飞机

身体外界气压发生变化,如不能通过吞咽唾液、捏鼻鼓气等方式及时解除中耳压力变化,可能诱发中耳炎。

  7.生活习惯

一些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上中耳炎的风险。过度清洁耳朵可能会破坏耳道内的自然防御机制,使得微生物更容易侵入。

六、如何预防中耳炎

1.避免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增强免疫力;

2.正确擤鼻子:擤鼻子时最好不要两侧鼻孔同时按紧,应该按紧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孔的鼻涕擤出来;

3.积极治疗鼻部和鼻咽部疾病;

4.一旦耳部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