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最近总是在早起时感到一阵眩晕,应该去什么科室就诊?
调查显示,患者自认为导致头晕的前三个原因是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和高血压,但临床诊断却大相径庭。
耳鼻喉科医生表示,大多数头晕其实是“耳石症”。
耳石症是怎么回事?发作后又该怎么办?
耳朵有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在内耳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有一层耳石膜,上面附有一种专门感知重心和速度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即耳石。
一旦这些石头脱落,掉到旁边的半规管里,头位改变时,耳石就会因重力作用在半规管内滚动,产生加速度,出现眩晕。
当我们保持头部静止,耳石随重力掉到最低处便不再滑动,眩晕就会消失。这就是耳石症,也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人能掌握身体平衡,很大程度上是内耳的功劳。内耳中有一层耳石膜,上面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形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耳石膜上的。但外伤、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病毒性迷路炎)等,都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耳石症导致的晕,可以从 4 个方面鉴别:
1、良性,即有自限性,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但头晕恶心的过程很痛苦,外出有跌倒风险;
2、阵发性,即每次发作持续几秒或数十秒,很少超过 1 分钟;
3、位置性,即头一动就晕,比如早晨起床、半夜翻身、躺下的一瞬间、抬头、低头时出现头晕,而头部静止时眩晕消失;
4、眩晕,即晕的感觉往往是天旋地转,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走不成路。
梅尼埃病也会有反复发作的眩晕,但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 20 分钟至 12 小时,头位变动往往没有明显影响,可伴有听力下降。颈椎病引发的头晕则一般是头昏,通常没有视物旋转。
耳石症挂号容易跑错科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怀疑自己发生了耳石症,很多人容易挂错号,导致白跑一趟。
正确方法是去耳鼻喉科,而不是神经内科。
通过手法复位,部分人的眩晕症状会随之消失;也有人复位后仍觉着晕,这是前庭功能尚未完全康复所致,此时的耳石已回归原位,不必紧张,可以适当走动,有助功能康复。
需要提醒的是,手法复位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操作,颈椎病患者不宜进行手法复位,以免发生颈椎错位导致严重后果。
耳石症患病原因
耳石症与年龄增大、疲劳、熬夜、免疫状态等都有关,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更易发生耳石症:
①头部外伤
如果近期有头部外伤的情况,可能会让颈部骨或软组织受损,比较容易导致耳道中耳石脱落,从而出现耳石症。在出现头部外伤后,需要注意休养,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如果感觉自己有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②中耳炎
中耳炎可能对耳道造成刺激,同时也会有分泌物,这样比较容易让耳石脱落,产生耳石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炎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片等,而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③心血管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等疾病,可能会让内耳有供血不足的情况,也可能会刺激耳石脱落,出现耳石症。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不建议摄入脂肪过多的食物,因为这样容易有高血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