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流感高发,许多家长反馈孩子经过感冒治疗后,症状本该消退,却仍然持续鼻塞、流脓涕甚至咳嗽。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孩子还因此诱发了鼻窦炎。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更大的隐患。
鼻窦是位于颅骨内的几个空腔,分别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它们与鼻腔相连,共同发挥调节呼吸和保护呼吸道的作用。一旦这些空腔的黏膜发生感染或炎症,就会引发鼻窦炎。这种疾病在人群中非常常见,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可能患病。
鼻窦炎的症状与分类
急性鼻窦炎
有些孩子还会伴随发热、咽喉痛、咳嗽等全身症状。
慢性鼻窦炎
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
如果长期未治疗,还可能累及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鼻窦炎的危害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引发邻近器官的炎症
下呼吸道感染
颅内并发症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鼻窦炎?
感冒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如果孩子的鼻塞、流涕等症状超过10天仍未缓解,需警惕是否发展为鼻窦炎。
症状的变化:感冒症状好转后突然加重,如鼻涕颜色变浓、头痛加剧。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发热等。
如何治疗:对症是关键
药物治疗
如果症状较轻,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帮助清除分泌物。
鼻窦置换疗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儿童患者,通过负压将鼻窦内的分泌物清理出来,减轻炎症。
蒸汽吸入:利用热蒸汽疏通鼻腔,有助于缓解鼻塞。
对于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比如开窗术改善鼻窦引流,切除腺样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