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有经常“掏耳朵”的习惯?每次掏耳朵时,那种解痒的感觉是不是很舒服?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耳朵越掏越痒,甚至出现流脓或疼痛的现象,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很可能是你患上了一种耳科疾病——外耳道炎。
什么是外耳道炎?
引起外耳道炎的原因
空气湿度大、温度高:在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人的腺体分泌容易受到影响,局部的防御能力下降,细菌和真菌容易繁殖,增加了外耳道炎的发病风险。
外耳道环境的改变:如在洗澡、洗头或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导致皮肤浸泡,破坏了角质层,使微生物容易侵入,改变了外耳道的酸性环境,导致抵抗力下降。
分泌物的持续刺激:如中耳炎患者的耳道分泌物持续刺激外耳道皮肤,容易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
不正确的掏耳方式:使用尖锐物体掏耳,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引发感染。
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贫血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外耳道感染。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疼痛:在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早期,患者会感到耳内有灼热感,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影响到咀嚼和说话,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难以入睡。
分泌物: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外耳道会出现分泌物流出,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为脓性分泌物。
慢性外耳道炎
慢性外耳道炎常表现为耳内持续的痒感和不适,偶尔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果在游泳或洗澡时水进入外耳道,或因掏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容易导致急性发作,表现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如何预防外耳道炎
避免不当的外耳道清洁:不要用尖锐物体掏耳朵,避免用力过猛。如果耳朵有发炎或出血现象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
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洗头或游泳后,应及时清理耳道内的水分,可以使用干燥的毛巾或棉签轻轻擦拭耳朵外部,避免水分残留。
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及时治疗中耳炎:如果有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分泌物持续刺激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
定期检查耳部健康:定期进行耳部健康检查,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易感人群,及时发现和处理耳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