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耳背当小事,尤其是老年朋友!

张思叶医生 发布于2024-08-03 14:07 阅读量232

本文由张思叶原创

听力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旦长时间听不清或听不到,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问题。根据研究,听力损失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残因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

老年性耳聋(Presbycusis)最初表现为听力下降,言语识别和理解能力降低,常伴有耳鸣等症状。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认知障碍,如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

听力损失与心理健康

听力损失不仅仅是听力障碍,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许多老年人在出现听力问题后,会逐渐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导致社交孤立和孤独感增加。长期的孤独和社交隔离是焦虑和抑郁的诱因,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研究表明,听力损失是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之一,且是唯一可以通过早期干预进行预防的因素。

在听力下降的早期,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言语识别困难,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中。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导致情绪波动,增加心理负担。长期的听力损失会让大脑处理听觉信息的能力减弱,即使后来使用助听器,大脑对声音信号的处理能力也可能已经下降。

助听器:不可忽视的听力帮手

很多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存在抗拒心理,认为助听器的佩戴会带来不便或尴尬。然而,助听器的作用类似于老花镜,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助听器不仅可以帮助听力下降的患者听到声音,更重要的是保持大脑的听觉处理能力,避免因听力损失而导致的大脑功能退化。

等待完全听不到再使用助听器是一个常见的误区。长时间的听力缺失会让耳朵和大脑逐渐“退化”,大脑皮层得不到有效的声音刺激,处理听觉信息的能力会逐渐减弱。因此,当出现听力下降的迹象时,及时到医院进行听力评估和干预非常重要。

助听器的选配和调试需要专业的听力师进行。助听器不仅要适合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听觉需求进行个性化调试。通过科学的验配和调试,助听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听力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性耳聋的防治

预防老年性耳聋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注意保护听力。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避免噪音暴露: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尽量减少噪音暴露,使用耳塞或噪音消减设备保护耳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听力损失。避免吸烟、酗酒,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护听力健康。

定期听力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特别是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听力评估非常必要。

合理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对听力有损害,使用药物时要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耳部感染:耳部感染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及时治疗耳部感染,避免感染扩散至内耳。

助听器的选购与使用

助听器的选购和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助听器是一种医疗设备,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确保质量和售后服务。

进行专业的听力评估:在购买助听器前,需要进行专业的听力评估,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合的助听器。

个性化调试:助听器的调试需要根据患者的听力需求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确保使用效果。

定期维护:助听器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习惯适应期:佩戴助听器需要一段适应期,初次使用时可能会感觉不适,需要逐渐适应和调整。

听力损失不仅影响听觉,还会对心理和认知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及时进行听力评估和干预,使用助听器等听力辅助设备,可以有效改善听力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