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见症状
●耳朵发痒
发痒为其主要症状,有时奇痒,以夜间为重。
●耳闷、灼热感
外耳道脱落上皮与菌丝体等组成的痂皮阻塞外耳道。
●耳鸣、听力下降
若霉菌侵及鼓膜可能会出现耳鸣和听力障碍。
●其他
若合并细菌感染,还可出现外耳道的肿胀、流脓以及疼痛感。
▶注:如果出现上述疑似症状,勿在家盲目处理,应及时到耳鼻喉专科医院就诊。
到院检查时可发现外耳道和鼓膜覆盖密集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物堆积,或绒毛状苔膜,呈现出白色、黄色、黄褐色或绿色。
病情较重者,外耳道内可见少量分泌物或黄褐色、黑色筒状或膜片状的坏死状物,清除后可见患处略充血、潮湿、肿胀、糜烂。
“耳朵发霉”的原因有哪些?
01环境因素
夏季是霉菌性外耳道炎的高发季节,因为此时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且闷热,这样的环境条件为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理想的温床,促进了真菌在外耳道内的滋生。
02生活习惯
夏天人们容易出汗,且游泳人数增加,外耳道在进水或积存分泌物后,若未能及时干燥清洁,就为真菌的侵入和繁殖提供了机会,从而引发霉菌性外耳道炎。
03交叉感染
夏季也是脚气等真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患有足癣的人在触摸脚部后未洗手即去挠耳朵,或通过不洁的器具(如采耳工具)掏耳,都可能将真菌带入外耳道,导致感染。
04药物使用不当
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或长期全身使用抗菌素,以及耳内不当地滴用抗菌素,都可能破坏外耳道内的微生态平衡,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从而为真菌的过度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病风险。
(致病菌以青烟色曲霉菌、白色念珠菌、酵母样霉菌为常见。)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方式
1以局部治疗为主
1.首先要由专科医生帮忙清理外耳道内所有痂皮和分泌物,保持外耳道洁净与干燥。
2.在外耳道长期滴入抗生素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细菌和真菌有拮抗作用,如果抗生素用得多,细菌受到抑制,真菌就会大量繁殖。所以,没有明确细菌感染指征,没有医师指导,切勿滥用抗生素。
2注 意
由于霉菌感染容易反复,患者要有耐心,密切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治疗规范去做,治疗期间一定要禁用不洁的器具掏耳以及避免耳道进水。
3温馨提示
首先,要做到保持耳道清洁干燥,改掉经常采耳的习惯,尽量不要去不正规的采耳店采耳;不要用别人用过的挖耳勺;有耳道瘙痒的人尽量不要用同一个挖耳勺采自己的两个耳朵;平时避免用硬物挖耳、采耳;避免耳道进水,如进水应立即清理,保持干燥。耳朵如有不适,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