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睡觉时虽然总是张着嘴
出现了腺样体面容
随着家长们对孩子的外貌和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腺样体”这件事几乎成了大家交流时不可避免的热门话题。如何正确应对腺样体肥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何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又名增殖体、咽扁桃体,是鼻腔最后面——鼻咽后壁的橘瓣样淋巴组织。由于这个位置是鼻子、耳朵、口腔交通的位置,所以出现腺样体疾病时,可表现出鼻子、耳朵、喉咙(扁桃体)等部位的多种症状。
腺样体肥大的诱因
感冒会刺激腺样体增生,若长期感冒不及时治疗亦会加重此症状。
本身有过敏体质,比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或者对粉尘、尘螨过敏者更容易引发腺样体肥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生活的空气质量下降也容易引起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会诱发哪些问题
01打呼噜或张嘴呼吸
由于呼吸的上气道变得狭窄或堵塞,气流通过时发生湍流,再加上气流冲击而使得上气道组织振动,从而发出打呼噜声音。如果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除了会产生打呼噜声音外,也会因为鼻腔吸入气体不足,从而不受控制的张开嘴呼吸。
02腺样体面容
03嗜睡
因为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所以白天易嗜睡,记忆力、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04生长发育缓慢
05诱发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
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刺激气管黏膜,也常导致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生。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针对症状较轻的儿童腺样体肥大,通常建议定期清洁鼻腔、保持呼吸顺畅或者药物治疗等方式。然而,如果症状较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话,可能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引起慢性鼻塞、习惯性张口呼吸;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腺样体肥大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相关疾病反复发作;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
考虑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腺样体面容。
提示
每个人的腺样体自出生起就存在了,并在大约6至7岁时达到最大发育状态,到了10岁以后通常会开始萎缩。
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通常不推荐手术治疗。至少要等到孩子3岁以上才考虑进行此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