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喉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不仅具有听觉、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等重要功能,而且是处在免疫、防御功能的前线。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细菌、病毒的侵害。然而,这些部位的疾病也是常见问题,尤其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导致误诊、漏诊。
门诊中,有不少过敏性鼻炎患者都是由于误以为是感冒而耽误了治疗时机。实际上,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症状确实非常相似,但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01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特点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鼻痒、鼻塞、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由于这些症状和感冒极为相似,很多患者会误以为自己只是患了普通感冒,不予重视。然而,过敏性鼻炎的病程较长,如果持续性鼻塞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咽部干
燥、疼痛、中鼻甲肿大,甚至并发鼻窦炎。
症状持续时间:感冒通常持续7-10天,而过敏性鼻炎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发病时间:感冒多在秋冬季节高发,而过敏性鼻炎在花粉季节、接触尘螨或其他过敏原时易发作。
伴随症状:感冒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乏力等,而过敏性鼻炎通常不会引起全身症状。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预防,重要的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减少灰尘和宠物毛发的积聚。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1鼻窦炎的典型症状
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脓鼻涕较多、鼻堵、头痛等。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尤为严重。
青少年长期处于温暖的室内环境中,一旦外出,温差较大,很容易引发鼻窦炎。此外,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较弱,也是易感人群之一。
预防鼻窦炎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频繁的冷热交替。治疗方面,可采用抗生素、鼻用喷雾剂等,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
三、干咳可能是咽炎
01咽炎的症状
咽炎患者常感到咽部异物感、发胀、堵塞和瘙痒感,晨起时咽部微痛,伴有干燥感。咽部有黏稠的分泌物,患者常作“咳咳”状以清除咽部分泌物,刷牙时张大口容易恶心作呕。
咽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吸烟)、过度用嗓等。特别是长期吸烟和饮酒者,患咽炎的风险更高。
预防咽炎应避免吸烟、饮酒,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注意口腔卫生。治疗方面,可使用局部抗炎药、润喉片等,严重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01慢性咽喉炎的症状与特点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常有异物感、发痒、干燥和轻微疼痛等。慢性咽喉炎多由长期刺激(如烟雾、粉尘)、过度用嗓、胃酸反流等引起,症状较为顽固,反复发作。
急性咽喉炎则表现为咽喉部急性发炎,症状突然加重,伴有明显的咽喉疼痛、发热、吞咽困难等。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较为严重,但经过适当治疗后可迅速缓解。
预防慢性咽喉炎需避免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急性咽喉炎则需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治疗方面,慢性咽喉炎可采用中药调理、物理治疗等,急性咽喉炎则需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五、耳鸣不等于听力下降
01耳鸣的症状与特点
耳鸣患者常常在安静环境下或夜晚入睡时感觉更为明显,耳内响声持续不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耳鸣的原因复杂,包括听力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听力下降则表现为对外界声音的敏感度降低,交流困难,需要反复询问对方讲话内容。听力下降的原因包括老年性听力损失、噪声暴露、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等。
预防耳鸣和听力下降需避免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保护听力健康。治疗方面,耳鸣可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声音治疗等综合方法。听力下降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佩戴助听器、手术治疗等。
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虽然都与扁桃体有关,但它们是不同的疾病。
01扁桃体炎的症状与特点
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咽喉剧烈疼痛、发热、吞咽困难等,慢性扁桃体炎则表现为咽喉部反复疼痛、口臭、扁桃体肿大等。
扁桃体肥大是指扁桃体体积异常增大,常见于儿童。扁桃体肥大可导致呼吸困难、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
预防扁桃体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需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慢性扁桃体炎则需综合治疗,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治疗则主要是手术治疗,即扁桃体切除术。
七、外耳道炎与中耳炎
01外耳道炎的症状与特点
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炎症,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包括耳痛、耳痒、耳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内的炎症,常见于儿童。主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内流脓、发热等。中耳炎的病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预防外耳道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异物进入耳道。治疗方面,外耳道炎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清除耳道分泌物。中耳炎的预防需注意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保持耳部卫生。治疗方面,中耳炎需使用药物,严重时需进行鼓膜切开术或中耳手术。
耳鼻喉疾病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早发现、早治疗,保护好自己的耳鼻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