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菌性耳道炎临床上称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由于真菌感染到外耳道造成,通常是由于外耳道内、鼓室内潮湿,以及长期大剂量抗生素应用等引起。
有时可伴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可表现为外耳道瘙痒,伴有炎症时外耳道内可有渗液或脓液,检查时可见外耳道内有白色真菌样物,感染时可有脓液。
外耳道真菌感染病因
在自然界中存在种类繁多的真菌,尤其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菌类繁殖更快。
部分真菌侵入人的外耳道,会出现下列情况可为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因素:
①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如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改变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繁殖。
②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真菌得以繁殖。
③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④近年来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真菌性外耳道炎
症状表现
早期会有耳内发痒或奇痒及闷胀感,有少量水样分泌物。
疾病表现症状二
若因炎症使脱落的上皮与菌丝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疾病表现症状三
若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
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如发霉般。
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同时,也需要加强自我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以减少真菌感染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