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3天黄金治疗期诊疗攻略,快收藏!

张思叶医生 发布于2024-04-25 16:00 阅读量602

本文由张思叶原创

耳聋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而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丧失,中医称为暴聋。它不仅仅有听力下降的症状,还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严重的还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它严重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与作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三方面因素或可致突发耳聋

尽管目前突发性耳聋90%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和以下三方面因素有一定关系。

血管缺血因素:临床上突发性耳聋常被形容为“耳中风”。指的就是这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类似于脑梗塞患者一样,表现为内听动脉痉挛缺血甚至血栓,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或中断,进而功能受阻、听力突然下降。

病毒感染因素:和各类病毒感染相关,最常见的是腮腺炎病毒导致的突发性耳聋。

免疫因素:有些突发性耳聋患者可能跟自身免疫状况有关。

总之,突发性耳聋的具体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突发性耳聋跟个人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存在相关性,在日常中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如何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黄金治疗期只有三天,那就要求患者能够及时就诊与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如何尽早识别呢?如果有以下七大症状,就需警惕:

1、听力下降。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听不清楚。

2、耳鸣。90%患者在之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

3、耳闷。约有50%的患者有耳朵闷胀的感觉。

4、头晕。约30%的患者伴有头晕症状。

5、听觉过敏。突然对声音过度敏感,无法忍受日常的声音。

6、耳周感觉异常。部分患者会感觉到耳周麻木感。

7、焦虑、睡眠障碍。

出现以上任一症状,建议及时就诊,行专科听力学检查,包括电测听、声导抗、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明确听力减退程度和类型,必要时行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排除听神经瘤等颅内病变。

突发性耳聋诊治有3天时效性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发布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对突发性耳聋进行了明确定义,指72小时之内、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至少2个相邻频率听力下降20分贝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定义中首先强调了“72小时之内”,说明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有明确时效性,超过这个3天时效,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和限制。其次,目前90%的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无法明确,因此治疗缺少针对性。第三点,突发性耳聋指的是感音神经性聋,不包括因耵聍(俗称耳屎)堵塞导致的传导性突然听力减退。

1、药物治疗

可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并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是目前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手段,对各型突聋均有效。

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神经营养类药物,防治突发性聋可能出现的听神经继发性损伤。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氧化剂等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可配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2、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循环,也能明显提高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和血浆中的容血量和在组织中的弥散半径,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但治疗效果与患病时间相关,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一般3个月内效果较好。

3、理疗&心理治疗

配合中药治疗、中医针灸、中西医理疗等方式,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另外,针对情绪抑郁、压力较大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让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