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因机械性暴力造成的鼓膜破裂,常见原因为挖耳不慎或掌击耳部。
鼓膜外伤多发生在紧张部,直接外伤引起的穿孔一般位于鼓膜的后下方,间接性外力所致穿孔各象均可发生,但前下象限居多。
一般在鼓膜破裂瞬间,突然发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耳内闷塞感和外耳道少量出血,偶伴暂时性眩晕。
耳镜检查发现鼓膜上有血痂,直接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为不规则形或者圆形。间接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多数成楔形,也可由于压力过大成不规则形。出血量较多时,血液可经咽鼓管流至鼻咽部而从口中吐出。若经耳道或经鼻、口有水样液体流出,侧可能有脑脊液耳漏的情况。
鼓膜穿孔的危害
01中耳失去了保护的屏障
鼓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由它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着中耳腔。穿孔后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可经穿孔进入中耳诱发中耳感染,引起耳痛、流脓,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
02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
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
声音首先振动鼓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鼓膜穿孔后,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03如有听骨链中断,病情常较严重
严重的外伤性鼓膜穿孔可引起听骨链脱位,镫骨底板骨折,听小骨碎片移位,对卵圆窗、圆窗的外淋巴瘘管、面神经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04鼓膜穿孔后长期耳鸣
鼓膜在穿孔之后,由于鼓膜的有效震动面积减少,因此对于声音的敏感度也会明显降低,不仅会听力下降,还会出现耳鸣现象。
05脑膜炎
鼓膜穿孔后是否等自愈
对于小型穿孔病例,应严格要求患者做好耳道的保护措施后进行观察治疗,待其自然修复。如果穿孔超过半年未自行愈合,可以进行手术修补。
较大的外伤性耳膜穿孔病例,若让其自然修复,会存在很大风险,因大穿孔修复时间一般较长,让患者长时间保持耳道不被细菌侵入极难做到,且自然修复较为困难,建议手术修补。
鼓膜穿孔注意事项
当鼓膜外伤穿孔发生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1.严禁向耳内滴药和进行耳内冲洗;洗澡时严防污水进入耳内。
2.暂时不要擤鼻涕,必要时将涕吸入咽内再吐出。
3.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炎症及时按中耳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