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的“隐形杀手”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不伴有急性表现、以中耳常含乳突腔内形成积液、鼓膜完整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
这种炎症不伴急性表现,主要特征是中耳积液,鼓膜完整,听力下降。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甚至可能导致生长发育缓慢、语言能力差,是儿童听力的潜在威胁。
分泌性中耳炎为何好发于儿童
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与鼻咽部解剖结构和发育进程有关。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使得鼻咽部的分泌物更容易逆流进入中耳,从而引发炎症。
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
耳痛
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痛,尤其在夜间更为剧烈。孩子可能夜里因为疼痛难以入眠,而成人则往往感觉轻微或无痛感。
听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常在感冒后出现,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表现为孩子对别人的呼唤不予理睬,看电视时喜欢调高音量,精神不易集中,考试成绩下降等。
耳鸣
耳鸣也是常见症状,表现为间歇性的“噼啪”声或低音调的“轰轰”声。
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确诊分泌性中耳炎通常需要通过电耳镜观察鼓膜。多数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协助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3种:
· 耳内镜、声导抗
· 纯音听阈测试
· 完善鼻咽部检查(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时)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治疗方案根据病因不同而异:
01上呼吸道感染
根据感染病因,对症治疗。
02细菌感染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菌消炎治疗。
03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
04鼻部、鼻咽部疾病
积极治疗治疗鼻部、鼻咽部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过度肥大等疾病。
05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情况没有好转,甚至变得更糟,可能还得考虑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1、增强自身抵抗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锻炼身体。
2、避免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是防范分泌性中耳炎的基础。
3、及时治疗鼻部、鼻咽部疾病
如果孩子患有急性鼻炎、鼻窦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应尽早治疗。
4、少游泳
避免到水脏的游泳池游泳、跳水,减少呛水的发生概率。
5、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胀等症状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检查。
温馨提示:
冬天气候寒冷,室内外气温温差较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防寒保暖,同时关注他们的听力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别让孩子因为分泌性中耳炎而耽误了学业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