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腺样体被各种原因的炎症反复刺激,进而发生增生肥大,具有病理意义,并引起相关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发生于儿童。一般来说,3岁时腺样体开始迅速增长,到6岁左右进入平台期,10岁左右逐渐萎缩。
腺样体过度肥大,堵塞后鼻孔,阻塞上呼吸道,导致一个补偿性的“口呼吸”。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口呼吸”是影响儿童睡眠呼吸、牙齿排列、颌面发育的首要原因。“口呼吸”正在偷走中国孩子的颜值、智力和身高,全社会对此却认识不足。
家长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
1.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下颌后缩、腭骨高拱、牙列不齐、门牙突出、上唇短厚、缺乏表情等“腺样体面容”。
2.频繁打呼噜:在没有感冒着凉的情况下,孩子睡觉频繁地打呼噜,每周打呼噜的时间超过3晚。
3.孩子睡觉会出现呼吸停顿,超过10秒后又恢复呼吸。
4.孩子睡着睡着会憋醒,醒来之后容易烦躁哭吵。
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情况,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由医生判断孩子病情。
腺样体肥大有什么危害?
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局部症状以及相应的全身症状:
1、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2、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3、耳部症状:会导致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4、出现腺样体面容:由于气道变窄,患儿会觉得用鼻子呼吸不畅,便习惯性的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致使口腔鼻腔气压改变,面骨发育发生障碍,下颌后缩,腭骨高拱,牙列不齐,门牙突出,上唇短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5、其他合并症状:长期睡眠质量差,导致孩子白天嗜睡、营养不良、学习困难、长不高,另外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还会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问题。
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吗?
耳鼻喉科在20年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就是在肥大的扁腺切除以后,半年之内孩子的平均身高会跳跃性地生长10公分。但是,如果10岁以后再切,孩子的所谓补偿性生长和智力的提高,都是有限的。那么再往后发展,等到了20岁,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孩子的颜值已经完全崩塌,身高和智力都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再想把它找补回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是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1.看腺样体肥大程度
轻度:通常不建议手术
中度:根据孩子症状、病程、年龄,进一步评估
重度:建议尽早手术
2.看相关症状
有无睡眠呼吸障碍;是否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是否出现颌面部发育异常;是否有过敏性鼻炎;合并感染等情况
正常的腺样体一般到10岁以后会萎缩,但是二度、三度肥大的腺样体不会,因此,孩子出现张口呼吸、打鼾、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多动等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来耳鼻喉专科医院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