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我们的鼓膜非常的薄弱,很容易因为一些微小的刺激而导致受到损伤!
关于鼓膜穿孔,先记住这四点:外力或炎症影响导致的耳部损伤;可表现为耳部疼痛和听力减退;外伤性穿孔多于3~4个月内自愈;如果不能自愈、鼓膜穿孔超过3~4个月,需考虑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是怎样引起的?
1、直接原因,由于鼓膜很薄所以在挖耳取出耵聍和异物时不慎损伤鼓膜,均可导致鼓膜穿孔。也多见于头部受外伤损伤鼓膜。强烈水柱或气流喷射鼓膜、误将化学腐蚀剂滴入耳内、金属屑矿渣溅入耳道、咽鼓管吹张等也可损伤鼓膜。
2、常见原因,经咽鼓管的方向引起的感染,而且多见于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儿的咽鼓管短而相对粗大,管也较直,鼻分泌物、奶汁等易经咽鼓管流入或呛入中耳而发生急性中耳炎。中耳化脓后,脓液腐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3、间接原因,主要是外界大气压力突然急剧变化。平时打耳光也可击伤鼓膜而穿孔。坐飞机时由于咽鼓管不通飞机降落时外耳道压力急剧变化亦可压破膜引起穿孔,如中耳腔内气压突然急剧上升,也会发生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如用力擤鼻涕,致使中耳内气压自内向外猛烈突然冲击鼓膜,可使鼓膜穿孔。
4、受耳部疾病影响良性中耳炎久治不愈,化脓性急性乳突炎等炎症性耳病的刺激,继发感染。
鼓膜穿孔有哪些症状?
1、初起时仅见鼓膜单纯性充血,随着鼓膜内陷,出现点状出血,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
2、爆炸性鼓膜穿孔,因鳞状上皮内翻进入鼓室而形成鳞状上皮囊肿,容易继发感染。
3、听力从正常到中度耳聋,自觉有阻塞感,甚至耳痛,数小时后由于渗出液产生,耳痛症状减轻,常伴有耳鸣。
4、出现阻塞感。鼓膜穿孔后,患者鼓膜内外的耳朵气压会发生变化,由外耳道引起的气压会对鼓膜损伤部位产生冲击,使患者觉得耳朵里闷沉沉的,大脑略显钝痛,问题严重的,患者还会有耳痛、耳鸣的症状。
5、眩晕、恶心,不时会有脓液或少量血水流出耳道。鼓膜穿孔初期流血并不明显,通过耳内窥镜才可发现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血痂,不过,当鼓膜穿孔后因污水、细菌进入的话,则会造成中耳内的感染,一些类似中毒样的症状就会产生。
6、听力出现减退。患者多表现为需要侧耳倾听别人的谈话;看电视,听MP3声音放的很大,自己却没什么感觉。自己听别人说话,往往需要别人二次重复才能听清楚等等,这是音源的有效振动面积减少所造成的。
病因不同的患者,症状不同
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先有耳部疼痛,穿孔后疼痛减轻,耳内可有脓液或清亮的液体流出。
创伤性鼓膜穿孔:在穿孔的一瞬间,患者常常突然感到耳部一阵剧痛,听力立即减退伴耳鸣,但穿孔后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若外耳道少量出血,耳部可出现闷塞感。
伴随症状:其些压力伤除引起鼓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剧烈运动导致内耳受损,这时可伴发眩晕、呕吐和混合型聋的症状!
鼓膜穿孔的危害有哪些?
听力下降
对于穿孔比较小的患者来说,一般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是在擤鼻涕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耳道似有漏风声音的现象。
但如果穿孔较为明显的话,患者会突然出现耳部疼痛感,随后听力就会受到影响,会出现听力缓慢下降的现象。
如果鼓膜穿孔较为严重的话,在出现耳部剧烈疼痛现象时,发生穿孔的耳朵会立即出现听力下降现象。
而且这种听力下降的现象,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严重。
反复耳鸣
鼓膜能够把中耳以及外耳相互隔开,属于一个传音结构。如果鼓膜发生穿孔现象,就会导致耳朵的传音功能降低。
不但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患者还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耳鸣,比如耳朵里会出现呼呼刮风的声音,而有些患者则会出现耳内闷塞以及反复的眩晕感。如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患者患上神经麻痹。
患者的面部表情肌会瘫痪,前额的皱纹消失,而口角则会下垂,会出现反复的不由自主的流口水,无法完成鼓嘴、闭眼睛、抬眉等一系列动作。
中耳感染
鼓膜能够将细菌隔绝在外,避免细菌进入中耳。一旦鼓膜发生穿孔现象,会有一些细菌侵入耳道内部,很容易引起感染。
尤其是对于长期鼓膜穿孔没能进行治疗,或者是治疗之后没有快速愈合的患者来说,细菌会使得中耳受到侵犯,从而引起中耳炎症感染。
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永久性的听力丧失。
中耳囊肿
中耳囊肿指的是胆脂瘤,是由于鼓膜穿孔之后,耳道内一些皮肤解化物,或者是一些脱落坏死的上皮组织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堆积成一些团状物质,从而引起中耳囊肿。
一旦患上中耳囊肿,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会出现长期耳朵流脓、耳闷、耳鸣、耳朵疼痛、听力快速降低等一系列症状。
而且由于中耳内出现的囊肿,会有很多细菌侵入中耳内部。会导致中耳骨骼的蛋白质受到损害,很容易形成面瘫的出现,对患者健康危害非常大。
总而言之,如果出现鼓膜穿孔现象,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出现鼓膜穿孔症状时,必须快速入院检查,并且要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
鼓膜穿孔需要手术治疗吗?
1、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初期多为针尖样,需要先有效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彻底后,小穿孔往往能自行修复。炎症较重的患者,穿孔较大,炎症控制后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如果长期不能愈合,就需要手术修补了。
2、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需要通过医生的检查、颞骨CT等,确认中耳、乳突内有无炎症及炎症程度,以判断其中耳炎的类型。如为单纯型中耳炎,可只行鼓膜修补术。
如为肉芽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根据情况,在鼓膜修补的同时,进行中耳和乳突的手术,以便清理中耳和乳突的病变,探查听骨链,并在必要时重建听力。
3、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
①清除外耳道存留的异物、凝血块等。
②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擤鼻。
③较大或不能自行愈合的穿孔可考虑手术修补。
提醒:鼓膜虽然只是一层薄薄的膜,但也不容小觑。当出现鼓膜穿孔,且在一定期限内无法自愈的,应该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