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病友平时要时常注意自己的病情变化,监测尿酸水平,除了每次复查时的详细指标可以反映,有时一些小症状也在预示着尿酸可能升高了,要引起警惕,及早干预,预防急性发作。
关节肿痛
这是尿酸升高时最常见最明显的症状,当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首先就会沉积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从而引起关节疼痛肿大。最明显的就是脚部关节,特别是晨起之后格外明显。还可能伴有头痛、厌食等症状。
排尿异常
尿酸升高时,尿酸盐会形成结晶堆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尿液的形态、颜色、频率就会发生改变,如血尿、泡沫尿、多尿或少尿等。
口干舌燥
有些病友会频繁感到口渴,这可能与身体代谢异常有关,这个症状比较隐蔽,平时要细心留意。
血糖、血压变化
尿酸过高时,体内葡萄糖的利用率就会降低,胰岛素功能受到限制,这样就会使过多的尿酸盐损伤胰岛细胞,导致血糖上升。并且当尿酸过高时,还会引发血管丧失收舒功能,影响血压,使血压不稳定。
身体浮肿
如果晨起有明显水肿,特别是小腿、脚部浮肿,如果在睡前没有喝很多的水,就应该怀疑是不是尿酸升高,导致肾脏出现问题。
降尿酸药物怎么吃?
长期降尿酸治疗是根治痛风的关键。在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初期,推荐首选小剂量(0.5-1mg/日)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至少维持3-6个月。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可以小剂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预防发作。
而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要首先进行抗炎镇痛治疗,尽早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在痛风发作完全缓解2-4周后开始降尿酸治疗。但对于正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不建议停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患者一定要长期坚持服药治疗,定期检测尿酸水平。有太多病友因为疼痛缓解了,就不吃药了,或者不注意平时的生活方式,随意吃喝作息紊乱,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尿酸升高,反复发作,增大痛苦,延长病程。
而尿酸水平长期得到控制,可以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预防痛风石形成,防止骨破坏,预防并发症,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