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临床路径
(整合数字化导板、骨增量与即刻修复技术,适用于前牙美学区高难度病例)
1. 术前检查与数字化设计
时间节点:治疗启动前1-2周
核心内容:
全身健康筛查:
血常规、凝血四项、感染八项(乙肝/梅毒/HIV/HCV)、ECG(心血管风险评估)。
口腔专项评估:
牙周治疗:全口洁治+龈下刮治,控制牙周炎症(探诊出血指数≤15%)。
影像学分析:CBCT评估唇侧骨板厚度(≥1mm)、根尖区骨量、种植体三维安全区。
数字化设计:
诊断蜡型:3D打印模拟修复体形态,预判种植体位置及穿龈轮廓。
导板制作:3D打印手术导板,预设种植体深度/轴向(误差<1°)。
2. 即刻种植手术
时间节点:术前检查后7-10天(单颗90-120分钟)
分步操作:
微创拔牙:
使用超声骨刀/Piezotome无翻瓣拔牙,保留唇侧骨板完整性。
种植体植入:
导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扭矩≥35Ncm,ISQ≥70),确保初期稳定性。
骨增量:
唇侧间隙植入骨粉(Bio-Oss Collagen),必要时使用膜钉固定钛膜/可吸收膜(Bio-Gide)。
软组织增量:
腭侧取上皮结缔组织(厚度2-3mm,去上皮化处理)。
移植至唇侧,覆盖CGF膜,缝合固定(6-0可吸收线)。
术中数字化口扫:
扫描种植体位置及软组织形态,数据发送加工厂制作临时牙。
3. 数字化即刻修复
时间节点:术后1周内
操作流程:
临时牙安装:
树脂临时冠(非咬合接触)粘接,调整穿龈轮廓(Emergence Profile)。
美学验证:
临床摄影记录牙龈形态、临时冠切端形态,患者确认初步美学效果。
4. 术后拆线与评估
时间节点:术后2周(5分钟)
操作细节:
拆除软组织缝线,评估移植物存活及牙龈形态稳定性。
术后护理:
使用超软毛牙刷+氯己定凝胶,避免机械刺激。
5. 数字化口扫印模
时间节点:术后9个月(45分钟)
技术流程:
美学数据采集:
比色:Vita 3D Master比色板确定牙冠颜色、透明度、荧光效果。
临床摄影:记录切端边缘嵴形态、邻面接触点、咬合平面。
数字化取模:
口内扫描种植体三维位置、临时冠穿龈轮廓及咬合关系。
CAD设计:
基台:钛/氧化锆个性化基台(边缘龈下0.5mm)。
冠部:多层氧化锆冠(切端半透明层厚度0.3-0.5mm),复制临时冠形态。
6. 最终戴牙(全瓷修复)
时间节点:取模后2-3周(60分钟)
操作步骤:
试戴与调改:
检查咬合(前牙区轻咬合)、邻面密合度、牙龈袖口形态。
患者确认颜色与形态(必要时染色或调整切端半透明性)。
粘接固位螺丝固位:
使用弹性树脂水门汀(如G-Cem LinkForce),彻底清除溢料。
术后指导:
24小时内避免咀嚼,2周内软食,每年定期复查。
7. 长期复诊与维护
随访计划:
修复后:1周(咬合调整)、3个月(软组织稳定性)、6个月(骨结合复查)。
长期:每年1次,检查项目:
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PD≤3mm)、X线骨吸收量(<0.2mm/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