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面部色斑-黄褐斑

侯茂田医生 发布于2023-04-30 17:21 阅读量3150

本文由侯茂田原创

别称:黄褐斑又称妊娠斑、肝斑、蝴蝶斑

黄褐斑是常见的获得性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多为面部对称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这个疾病多发于妊娠期的女性(称为妊娠斑),如果发生于肝病患者,又被俗称为肝斑。

黄褐斑有多种分型,根据皮损部位可分为:面中部型、颊型、下领型;


根据色素分布部位,可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和无改变型;


根据皮肤损害的类型可以分为色素型血管型、色素优势型和血管优势型;


对患者而言,不同的分型,其治疗方式不同。一般仅累及面部皮肤。


一、能治愈吗?会复发吗?会遗传吗?


目前黄褐斑的治疗仅可以改善皮肤损害,无法完全治愈,也就不存在复发,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


黄褐斑较为常见,多于育龄期妇女,有报道其发病率高达 50%~70%。人群患病率为 1.5%~33%,肤色深者较肤色浅者更易发生。

症状:面部对称性的淡黄褐色暗褐色的斑片是黄褐斑的典型特征。

二、常见症状有哪些?

皮肤损害:黄褐色或暗褐色斑片,对称分布于部和颊部,呈蝴蝶形。或累及前额鼻、口周和颊部,呈不规则形、表面光滑。

夏季紫外线照射后,颜色加深,冬季减轻。

三、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黄褐斑一般不会引起并发症。目前研究表明与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如雌孕激素)、某些药物、某些疾病等因素有关。

四、为什么会得黄褐斑?


一般常见原因有: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因素、药物与化妆品、遗传等,比较难预防因素为孕期女性。

遗传因素: 有一定遗传倾向;

紫外线照射: 日光中的紫外线是引起黄褐斑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因素;

性激素水平: 妊娠、服用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治疗等是黄褐斑最常见的诱发因素;

某些药物: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冬眠灵、苯妥英纳、二苯乙内酷脉等也可诱发黄褐斑样皮损。口服安替舒通也能诱发黄褐斑,可能与其抗雄激素作用有关;

某些疾病: 黄褐斑常继发或伴发于某些慢性病,特别是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不孕症和乳房小叶增生等。肝炎、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结核、慢性酒精中毒、屑病、神经官能症、肝癌等恶性肿瘤等也常引发本病。

五、黄褐斑患者注意事项:


①如您有其他医院就诊记录,请带好相关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可将治疗经过、用药信息(如药品名称、使用方法、时间等)等情况写在记录本上,方便医生详细了解既往治疗史,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②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做好防晒工作,可以打伞、带帽、涂抹防晒霜;

③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

④另外不能随便涂抹具有祛斑、美白等药膏、化妆品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做护理。



如您还有关于黄褐斑相关疑问,可点击‘医生头像’进行咨询或直接预约挂号到院面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