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科普指南

吴卫医生 发布于2025-05-09 21:56 阅读量202

本文由吴卫原创

亲爱的家长朋友:

当您发现孩子持续两周出现以下信号——

凌晨三点仍在刷新游戏界面

书包里藏着未开封的考卷

朋友圈突然设置「三天可见」

反复说"我没事"时泛红的眼眶


这可能是心灵发出的SOS求救信号。


警惕隐形伤痕

青少年抑郁症往往披着"叛逆"的外衣:

情绪过山车 → 可能不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

成绩断崖下跌 → 或许源于注意力持续涣散

暴食/厌食交替 → 或是情绪调节系统失衡

抗拒集体活动 → 社交能量值可能已濒临耗尽


家庭干预指

当孩子说"活着没意思"时:

不要说:"小小年纪懂什么压力"

试着问:"这种感觉什么时候开始的?"

用[具体事件+感受确认]代替空洞安慰:

"上周月考后你失眠加重了对吗?"


专业介入时机

建议启动心理咨询的三大征兆:

① 躯体症状持续(头痛/胃痛无器质性病变)

② 社会功能受损(连续缺课超2周)

③ 自我伤害倾向(出现试探性行为)


我们提供:

沙盘游戏治疗 → 让防御机制自然呈现

家庭系统排列 → 破解代际传递密码

正念认知训练 → 重建情绪调节开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