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想休息,却逼自己学习;看到家人朋友五一玩乐,内心充满愧疚与挣扎”——这是许多高考生正在经历的心理困境。哆唻咪心理咨询提醒: 适度的放松不是逃避,而是蓄能的关键*。
心理分析:
1.矛盾源于“非理性信念”:考生常将“放松=不努力”错误挂钩,认为休息会拖累成绩。实际上,长期高压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引发焦虑、失眠。
2. 愧疚感的本质:过度自我苛责源于对“完美备考”的执念,需认识到“学习与放松是互补而非对立” 。
行动建议:
- 制定弹性计划:每天安排30分钟“自由时间”,用于散步、听音乐或与家人聊天,通过短暂抽离恢复专注力。
正念放松法:尝试“5分钟呼吸练习”——闭眼深呼吸,专注气流进出身体的感觉,清空杂念。
- 家庭配合:家长可主动邀请考生参与轻松的家庭活动(如饭后散步),传递“劳逸结合”的积极信号。
如果您也有以上困扰,欢迎您联系我们。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