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反复起水疱,嘴巴里也长,可能是这个病..

张江林医生 发布于2022-04-17 19:09 阅读量2055

本文由张江林原创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种可能致命的上皮内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出现松弛性大疱和糜烂,每10万人中大约3人患病。组织学上,其特征为棘层松解。



PV可能导致皮肤和口腔,鼻子,喉咙,眼睛和生殖器区域的粘膜严重起疱。大疱位于表皮内,表面薄而脆弱,破溃后形成大面积糜烂面,自觉剧烈疼痛。



那么PV是如何发病的?怎么治疗?让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01

寻常型天疱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症状有哪些?


在寻常型天疱疮一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机体会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体组织。寻常型天疱疮中形成的自身抗体攻击表皮细胞的连接结构:桥粒中的关键蛋白—桥粒芯蛋白。这会导致皮肤和粘膜中的细胞松解,从而产生寻常型天疱疮中的大疱和糜烂的典型皮损。


皮肤糜烂(溃疡)常伴随剧烈疼痛,并且影响生活质量,包括导致睡眠障碍。口腔和咽喉皮损会干扰进食和饮水,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寻常型天疱疮还会影响其他部位粘膜,如生殖器区域,导致性交痛、排尿和/或排便疼痛。鼻部的PV皮损可能导致麻木感和局部结痂。


当影响眼结膜时,它可能导致眼睛疼痛和红眼,需要由眼科医生评估。口腔中的PV迅速破溃形成糜烂。可能有单个或两个或几个融合在一起。



皮损早期为薄壁脆弱的大疱(疱内含透明液体),容易破溃,形成糜烂面(疼痛,烧灼感、可渗出液体或结痂、亦可能感染)。愈合后局部皮肤变色。


02

如何诊断寻常型天疱疮?


通过检查受影响的区域和口腔,皮肤科医生能够对寻常型天疱疮进行初步诊断。活检可确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确定活检组织是否存在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体。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测量血液中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体的量。该方法可以确定疾病是否在活动期并且可以有助于确定治疗的疗效。

03


寻常型天疱疮?


PV治疗围绕糖皮质激素展开。

通常初始治疗方案由糖皮质激素及1种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组成。寻常型天疱疮通常首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疗效确切且比大多数其他治疗起效更快。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通常是泼尼松龙,常用于控制寻常型天疱疮病情。


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长期大剂量服用时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出于这个原因,常同时与其他药物连用以使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最小化。这些被称为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它们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1.免疫抑制药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甲氨蝶呤和利妥昔单抗。


2.可以使用的其他药物或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四环素(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联合烟酰胺、氨苯砜和血浆置换术。


其他治疗


如果其他治疗无效,可考虑使用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它们可以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
皮肤和口腔局部治疗


可以在皮肤皮损上使用保湿霜和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以帮助减少系统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虽然寻常型天疱疮是罕见病,一旦确诊,规律、长期的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疑似寻常天疱疮的皮损或症状,请马上看皮肤科专科医生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