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知晓多一点,忧虑少一点

潘宏信医生 发布于2022-03-05 21:43 阅读量7457

本文由潘宏信原创

20世纪80年代德国病毒学家 Harald zur Hausen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由此拉开了近20年来科学家们对HPV疫苗的研发序幕。


2022年3月4日是第五个国际HPV知晓日,今年的主题是“让世界少一份忧虑”。 希望通过本文让大家对HPV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科学预防宫颈癌,理性看待HPV感染,不怠慢、不夸大、不忧虑。


中国的宫颈癌发病率有多高?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0年全国癌症中心年度工作报告》,在我国,宫颈癌仍为女性癌症的第六大高发肿瘤,死亡率仍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八位。2020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0.97万例,死亡病例5.91万例。与HPV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WHO(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中提出,2030年消除子宫颈癌,“消除”的定义为通过防治措施达到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每年4/10万人,使这一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下降到罕见疾病的发生率。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HPV知晓与教育程度有关吗?


是不是教育程度越高,对于HPV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就越多?其实不尽然,网络上对于HPV和HPV疫苗的报道缺乏专业度或存在高度重复性,公众对HPV和HPV疫苗的认知依然较低,HPV及HPV疫苗的科普之路还很漫长。但是对于高校及青少年女性来说,她们仍处于疫苗保护的适宜年龄范围,加强宣传有利于降低未来宫颈癌的发病率。


在我国,个人对宫颈癌的防治意识不强、疫苗价格过高、人口基数大导致疫苗供应不足、区域经济与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预防与治疗条件有限等都是制约HPV疫苗普及及宫颈癌筛查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HPV相关宣传越来越受重视?


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WHO于2020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2030年达到“90-70-90”的目标,即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至少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一次高效的子宫颈癌筛查,90%确诊子宫颈病变的妇女得到合理的治疗和管理。通过三级预防措施,即实施疫苗接种-正规的筛查-子宫颈病变治疗,达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的。


然而,当前我国对适龄女性的宫颈癌筛查率不足40%,有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20至64岁女性既往接受过宫颈癌筛查的比例仅为25.7%,其中,35至64岁筛查比例为31.4%。这距离中国加入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中的承诺——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


2021年3月,全国爱卫办、健康中国办公室发布 “健康城市” 计划,正式把宫颈癌防治纳入考核指标。目前,国内15个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深圳、四川成都、江苏无锡、山东济南、福建厦门等6个城市都已启动或宣布启动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相信在近期,会有越来越多与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相关的工作开展起来;同时随着覆盖度的提高,大家会越来越熟悉这一疾病。


HPV疫苗有几种,我该接种哪一种?


按照预防 HPV 型别来区分,目前有 2 价、4 价和 9 价三种宫颈癌疫苗获得批准上市。

 

不同「价」可预防情况如下:

1

2 价 HPV 疫苗可以预防:16 型、18 型;划重点:二价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

2

4 价 HPV 疫苗可以预防:16 型、18 型、6 型、11 型,增加两种低危型主要能更早的预防尖锐湿疣等疾病的发生。

3

9 价 HPV 疫苗可以预防:6 型、11 型、16 型、18 型、31 型、33 型、45 型、52 型、58 型。


有人觉得 2 价疫苗预防的型别少,接种后获益低。实际上,在考虑打几价疫苗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年龄。


WHO倡议HPV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是9-14岁,最好在性行为发生之前。研究表明,17岁之前接种HPV疫苗之后的宫颈癌发病率更低。从时间上来看,在我国,女性感染高危HPV的第一个高峰年龄为15-24岁。在这个年龄段之前接种HPV疫苗,保护效果最佳。


无论接种这3种疫苗中的哪一种,疫苗激发9-15岁女性产生的抗体数量为16-26岁女性的2倍,换言之,r相同的疫苗对更年轻的女性保护效力更强。


v


对于超过26岁的女性,

打HPV疫苗还管用么?


研究表明,HPV疫苗在25岁以上的女性中仍可刺激抗体产生,并且安全有效,美国批准HPV疫苗接种的最大年龄为45岁。


目前三种疫苗在大陆都尚未对45岁以上女性开放接种,而九价疫苗在大陆仅限26岁及以下女性接种。年龄在27至45岁之间但尚未接种疫苗的姐妹可以选择接种二价或四价HPV疫苗。

 

只打一针疫苗还能有保护作用吗?是不是保护作用只有三针的1/3呀?

 

201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推荐,对于9-14岁的女孩,可以只接种2剂HPV疫苗,而对于15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仍然推荐3剂疫苗。


HPV阳性可以转阴吗?


当感染HPV病毒时,你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大约只有10-15%的女性呈持续感染(同一种亚型感染超过一年,才称为持续感染)状态。也就是说有80-85%的机会能够自然清除。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正常女性群体,HPV 的感染率平均为7.1%,但80%的被感染人群属于一过性感染。也就是说多数女性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可能会感染HPV病毒,但大部分女性的HPV感染期比较短。


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癌前病变相关。低危型HPV持续感染和尖锐湿疣相关。如果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做好定期筛查,不需要过度担心。


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HPV?


HPV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病毒者。

HP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等。

直接接触传播:性接触、皮肤与黏膜接触等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密切接触含有HPV病毒的用品,如感染者用过的马桶、毛巾、浴巾、床单等。

母婴传播: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不过该传播很少引起子宫颈癌,更多的是引起尖锐湿疣。


是不是打了HPV疫苗就不用担心宫颈癌?


消除宫颈癌有3个关键环节:HPV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

 

HPV疫苗接种只是其中一环,除了疫苗,宫颈癌筛查也是降低宫颈癌风险的手段。在完成HPV疫苗后仍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尤其是有过性暴露后才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定期进行筛查,能够极大地降低患宫颈癌风险。

 

一项关于印度农村地区超过13万例患者的随机试验发现,与不筛查相比,即使一生仅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也可使宫颈癌死亡率下降50%。现有的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在体检中心/社区卫生院/医院都能完成。


宫颈活检后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治疗?


子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宫颈病变的可靠办法。对于宫颈低度病变(LSIL/CIN 1),特别是年轻女性(有较高的逆转率),可以随访观察;对于高度病变(HSIL/CIN 2、3),推荐采取宫颈锥形切除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和冷刀锥切)。



本文作者潘宏信是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再生医学及3D打印。


---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

新媒体中心

文字|潘宏信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伍渊

排版|廖丹

审核|伍渊、蔡国

欢迎投稿、建议:

med@sustech.edu.cn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