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长这 4 种样子,可能是有问题!赶紧对照看看

涂瑷琳医生 发布于2022-11-09 13:50 阅读量535

本文由涂瑷琳原创

  大家都知道,白带是女性健康的“信号灯”。白带发黄、变黏稠、突然有了味道,总会让不少姐妹担心,而且因为问题比较私人,也不好问别人。

  今天,就来给大家盘一盘,不正常的白带都长什么样、该怎么办?去医院查的白带常规又能查出什么、怎么看?

  01、正常的白带长啥样?

  女生第一次月经来潮后,身体的激素水平会逐渐呈现稳定的周期性变化,白带也是一样~

  在一个月经周期内,白带的颜色、性状和量有着不同的表现:

  第1-5天

  月经周期的开始,也称为月经期,此时分泌物伴随着经血流出,不易观察到。

  第6-14天

  经期过后,分泌物会比较少。然后,随着卵子发育成熟,分泌物会逐渐变浑浊、黏稠,呈现白色或淡黄色。

  第15-24天

  排卵前几天,黏液会变薄变滑,类似于无色透明的蛋清样,外阴可能会有湿润感,内裤有较明显的分泌物的痕迹。

  排卵期(接近两次月经中间)受雌孕激素影响,白带的量会增多,透亮有黏性,呈拉丝状。

  少数女性在排卵期白带会带血丝,比如有暗褐色的分泌物。

  这是由于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时间内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少量剥脱,出现了少量的阴道出血。

  排卵后,黏液会恢复浑浊,呈白色或淡黄色。

  第21-28天

  在月经来潮之前,分泌物会逐渐变少。

  知道了这些就不用自己吓自己了。

  02、怎样的白带不正常?

  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有问题时会发出一些非常明显的小提示,如果白带有以下特点,或有以下症状,就要注意啦:

  ▌泡沫状白带

  白带呈黄绿色,带泡沫,伴有腐臭味,甚至内裤都会被染成黄色,这种情况可能是滴虫性阴道炎,需要尽快看医生。

  ▌豆腐渣样白带

  豆腐渣样的白带常见于霉菌性阴道炎,一般还伴有外阴瘙痒、阴道口或会阴部肿痛,严重时还会有小便灼烧感。

  但有时候,正常乳白色的白带会被氧化呈现出白色状干渍,这是没问题的,大家不要自己吓自己。

  ▌白带有强烈的异味

  白带有异味,尤其是腥臭味、腐臭味,伴有外阴瘙痒及灼热感,往往是感染的表现,也需要尽快就医。

  ▌与月经无关的出血

  不是月经期,内裤上却出现了鲜红色的血,需要引起重视。

  其背后原因很难判断,可能是宫颈病变、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意外怀孕等各种原因,不能掉以轻心,需尽快就诊。

  03、白带常规有必要做吗?

  因为私处瘙痒、分泌物异常去看妇科时,医生都会建议查一个白带常规。

  很多姐妹都觉得,既然自己都能看出来白带不正常,医生肯定也能看出来呀!

  那到底为什么还要做检查呢?白带常规也需要好几十块钱,这个钱有必要花吗?

  其实,肉眼对白带的观察,再结合症状,仅能对疾病做一个初步了解。

  阴道炎是一个广泛的“大诊断”,它还可以细分为:细菌性阴道病、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等等,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明确病因,才能选对“武器”,有的放矢。

  而白带常规,就起到这样一个初步的、明确病因的作用,所以如果医生建议查白带常规,是有必要做的。

  做白带常规,也不用太紧张。它的流程是这样的:

  ▌取样

  女性在妇科检查床上躺好,医生用湿润后的窥器轻轻撑开阴道壁,这个时候越放松越不容易难受,也可以试试深呼吸。

  接着,医生会用无菌棉棒在阴道壁、阴道穹窿、宫颈口等部位蘸取分泌物,置于装有1-2毫升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送样

  整理好衣物后,拿取装有棉棒的试管,送到化验室。

  ▌化验室的“秘密”

  化验室医生会先将小棉棒与生理盐水或一些特殊溶液混合,然后涂抹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并通过显微镜观察。

  滴虫、细菌、真菌在显微镜下可是无处藏身,一览无余啦!

  但要记住,做检查前也要做一些准备哦:

  • 避开月经期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干净后的3-7天;

  • 就诊前24小时内应避免阴道冲洗和性行为;

  • 检查前2至3天内不应使用阴道药物(如阴道用栓剂)、盆浴;

  • 不要用雌激素药物。

  04、白带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白带常规这一项检查,不同的医院给出的报告单简直差异巨大,检查项目有多有少,都代表什么意思呢?难道每一项都需要理解吗?

  白带正常与否,关键要看这三项!

  ▌一看清洁度

  清洁度分I、II、III、IV度。顾名思义,代表着阴道分泌物的清洁与否。

  学术上,清洁度指代阴道分泌物中菌群的密集度和多样性,清洁度的级别越高,代表着分泌物中的菌越多、也越杂乱,是不好的表现。

  一般来说,清洁度I度和II度比较好,III度和IV度预示着阴道微生态紊乱或炎症的发生。

  ▌二找病原体

  细菌、霉菌、毛滴虫? BC、VVC、TV? 傻傻分不清楚。

  不同医院用的指代名称可能不太一样,甚至有的使用英文缩写表示。

  下面,列出了常用的一些代称,教大家认识常见的3种病原体:

  • 细菌(杂菌、BV、加德纳菌、厌氧菌);

  • 霉菌(真菌、念珠菌、假丝酵母菌、菌丝、孢子、VVC);

  • 毛滴虫(滴虫、阴道毛滴虫、TV)。

  ▌三看加减号

  找到这三类病原体后,主要看跟在这三类病原体后的符号,是“+”还是“-”,是“阳性”还是“阴性”。

  “+”和“阳性”都代表着有病原体存在。哪一项病原体后面有“+”或“阳性”,就说明是哪一类阴道炎。

  白带问题,不要太焦虑,也不要不当回事,最后还是提醒下,白带有这四种情况,一定去医院就诊。

  • 泡沫状白带;

  • 豆腐渣样的白带;

  • 白带有强烈的异味;

  • 与月经无关的出血。

  希望所有姐妹们都健健康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