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象,也会得妇科病!这 4 件事才是“元凶”

涂瑷琳医生 发布于2022-07-19 14:44 阅读量31

本文由涂瑷琳原创

  对很多女生来说,“妇科病”是令人害怕和羞耻的。因为在不少老人看来,一旦一个女人得了“妇科病”,她就可能被打上“轻浮”“私生活不检点”等标签。


  听过不少女生倾诉:因为害怕被身边的人知道,或觉得看医生很难堪,私处感到不适时,选择了先上网查查怎么办,然后被“经验贴”说服,照着买药解决,结果越来越严重,让人很是痛心。


  所以今天,我想说,妇科病(包括阴道炎)真的不一定和性生活有关,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不会再因妇科病而感到羞耻。


  女人天生就容易被阴道炎盯上


  首先,女生的阴道口毗邻肛门,肛门附近的细菌、排泄物,都可能对阴道造成污染或影响阴道菌群。


  其次,对于念珠菌阴道炎而言,它的“罪魁祸首”念珠菌本就定植在许多健康女性的阴道内。


  就算没有性生活,绝经、怀孕、糖尿病、接受药物治疗等引起的雌激素水平变化,也有可能影响局部的菌群,使念珠菌过度繁殖,导致阴道炎。


  即便是青春期前女孩,由于她们的阴道及外阴黏膜比较薄弱、阴唇未发育成熟不能遮盖阴道口、阴道环境酸碱度偏高,也有患阴道炎的风险。


  所以,并不是说得了阴道炎,就一定是因为性生活,另外,这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阴道炎的风险。


  想避开阴道炎,试试改掉4个小习惯


  坏习惯1:洗得太“勤快”


  有些女生爱干净,喜欢用肥皂、私处洗液、护理剂等清洗私处,甚至冲洗阴道内部。


  其实它们反而容易刺激外阴、阴道,破坏阴道正常的弱酸性环境,打破阴道内菌群相互制约形成的平衡。


  最终导致念珠菌等致病微生物失去“压制“,趁机大量繁殖,造成阴道炎。


  正确做法:


  ① 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己冲洗阴道,最好别用香味浓烈的肥皂、沐浴露和湿纸巾等清洁外阴,私处香水更要说拜拜!


  ② 每天用流动清水清洗外阴就足够干净啦!包括月经期、啪啪前后也是如此。


  ③ 如果进行了泡泡浴,确保所有外阴附近的泡泡都冲洗干净了。


  坏习惯2:穿太紧的裤子


  常穿太紧、不透气的裤子如紧身皮裤、牛仔裤、连裤袜;运动后没有及时换掉的汗水打湿的运动服;游泳后没及时换掉湿泳衣;卫生巾、棉条用太久。


  都会提高私处的温度和湿度,或引起局部皮肤过敏,给细菌和真菌提供“温床”。


  正确做法:


  ① 尽量穿宽松、透气、柔软的内裤和裤子,避免尼龙、氨纶等材质的内裤。


  ② 不要每天用护垫。


  ③ 卫生棉,棉条至少2小时更换一次。


  坏习惯3:上厕所时从后往前擦


  排便后从后往前的擦拭习惯,可能会把肛门附近的微生物带到阴道口。


  正确做法:


  ① 大小便前最好都洗手。


  ② 小便后,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按压,吸干尿液就行;大便后,从前往后擦拭。


  坏习惯4: 跟着网帖买药吃


  很多人感冒或有炎症时(如尿路感染)喜欢吃 “消炎药”,比如阿X西林,XX霉素,XX沙星。


  其实这些都是抗生素,频繁不正确使用,会抑制或杀灭正常菌群,促进某些潜在的致病菌如念珠菌大量繁殖,导致阴道炎。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这类药物。


  如果在治疗感染中用到了任何的抗生素,请按照医嘱足疗程、足量的使用,而不是一好转就不吃药,这样能尽量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妇科病并不仅仅只是阴道炎,还包括宫颈、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疾病,它们大多数都和性生活无关。


  包括被包装成疾病的“宫颈糜烂”,其实也和“性生活频繁”毫无关系,只是育龄期女性的宫颈口在雌激素作用下呈现的正常生理状态。


  得妇科病,不代表女性不洁身自好,更不应该成为女性的羞耻。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不用再遭受这些偏见,也不会因性行为或妇科病就被否定,能健康自由地生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