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第二周,随着zui严“双减”政策落地,曾经觉得教育培训是日不落行业的我,没想到在国家新政之下,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以前周末比平时还忙的孩子和家长们,瞬间都“减负”了不少,线下文化课停了,大把的时间多了出来。“留白”给了家长重新思考的时间,也给了孩子简单快乐过周末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同时这段时间我也听到三类家长的声音,他们代表了当下大部分家长的心声。
担忧抱怨型
第一类家长,他们担忧没作业了,没考试了,没培优班了,他们担忧再也掌控不了孩子的学习了,他们害怕孩子拒绝配合他们布置的作业。他们担忧着孩子未来的升学,担忧着孩子未来的人生。
直接躺平型
另一类家长,在旁边谈笑风生。没有作业太好了,终于不用陪孩子熬到十一二点了,终于不要因为催孩子而弄得鸡犬不宁,亲子关系紧张了。下班后可以正大光明的约上牌友们摸一把,可以去刷抖音短视频了。
鸡娃先自鸡型
此时还有一类家长,一脸平静,一脸从容,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既不担忧又不兴奋,因为他们读懂了“双减”政策是社会和政府在尽力创造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因为他们明白,义务教育+填鸭式培优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未来要求孩子们既要有知识广度又有思维深度,既能跨学科思考,又能实际解决问题,既能开放协作,又能自我突破的T型人才。
这类家长可以如此淡定,是因为他们在政策下来之前,就注重孩子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品格的修炼。“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天生聪慧,而是注意力足够集中。特别是幼小阶段,注意力是逐渐拉开孩子之间距离的关键因素。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现在:
孩子上课爱走神、学习效率低、作业拖拉、小动作多、粗心马虎、厌学叛逆、冲动易怒、人际关系紧张、抗挫能力差等等。
孩子的事从来都不是小事,重视孩子注意力,别被它“伤”的更深!专注力对孩子有着如此举足轻重的影响,家长一定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