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什么决定了宝宝的身高
1、遗传因素有多重要,父母矮孩子一定矮?
宝宝的身高一直是爸爸妈妈非常关心的问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个大高个,
所以在看到别人家的宝宝个子长得比较高的时候,就会特别的着急。所以说很多爸爸妈妈在迎接新生儿的时候,就会特别关心宝宝的身高发育。
但是在我们常规认知里,孩子的身高百分之七十左右是来自于父母的基因条件。
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父亲矮,矮一个:母亲矮,矮一群”。孩子的身高确实是与父亲和母亲的身高有关,但是并不取决于父亲或母亲单方的身高而是父母双方各自身高相加的平均值来决定的。
隔代也会遗传:来自爷爷奶奶辈的遗传,被称为隔代遗传。
遗传因素是决定宝宝未来身高的因素之一。宝宝的未来身高一般也可以从爸爸妈妈的身高来预测预知。
2、宝宝睡眠、饮食、运动、情绪,对身高的影响;
俗话说,孩子都是夜里偷偷长高的,这话确实没错。在孩子生长的高峰期,基本上90%的生长素都是在晚上分泌的,在高峰期,孩子的骨骼细胞分裂和发育的速度也很快,不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孩子的身高就会收到影响。
· 让孩子八点半之前入睡。
更重要的是,睡眠的质量也会影响生长素的分泌,孩子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生长素分泌量最高。
如果孩子睡觉的时候受到干扰,或者还处在浅眠状态中,生长素的分泌水平也会降低。
· 熬夜,睡太久
现在很多孩子作业太多,常常写到晚上10点-11点,甚至周五晚上不睡觉,躲在被窝玩手机,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认为可以把缺失的睡眠补回来。这简直是谬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23:00-4:00,睡眠一旦缺失就再也不可能补回来。而且白天睡得越久晚上会越不想睡觉,又是一个熬夜的机会。还有强迫入睡只会搞得孩子疲乏焦躁。
更可怕的是熬夜相当于慢性自杀,破坏自身免疫力功能。一旦孩子生病,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身体疾病大爆发,最后拖垮身体。
家长要保证孩子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能帮助激素分泌,促进身高发育。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在9-10小时,高中生每天在8-9小时,周末想多玩一会也最好不要晚于平日2小时睡觉。
· 饮食不健康
以前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现在生活滋润后,反而让孩子吃很多,补这补那。慢慢养成了暴饮暴食、挑食、不吃早餐、吃夜宵、吃太多甜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正阻碍孩子长个。
尤其喜欢喝碳酸饮料,每一口都在带走钙铁锌硒维生素。生活中不乏十几岁的孩子补了五、六颗牙齿,年纪轻轻就得肠胃疾病的。
· 不合理的饮食配比,也容易让孩子营养过剩:
乱补营养素导致肥胖,例如过量补钙导致孩子骨骼提前闭合,使孩子身高受限,横向发展。积食引起消化不良,伤及脾胃,出现怎么吃也长不高长不胖的情况。
所以想要孩子长个,均衡饮食非常重要。应遵循限制垃圾食品,三餐荤素搭配,种类多样,多餐少食的原则。
· 运动也很重要
孩子需要多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肌肉收缩,使骨骼受力,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经常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才会产生维生素 D 的生成和转化,对钙质的吸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动有利于孩子增高长高,建议家长不仅仅注意孩子的学习,还要注意孩子的体育运动。少儿放学写完作业后可以到户外活动,比如:打羽毛球、踢足球等。周六、日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
注意:1、不要练习举重等压迫身体的活动。2、活动不要过度,不能太累,过度疲劳也有碍生长。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气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夫妻恩爱、和睦温馨的家庭中,孩子过着无忧无虑、井然有序的生活,倍感温暖和幸福,父母的关怀和周到的照顾,无疑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成长。
为此,家长应充分关心和爱护孩子,孩子得到父母足够的尊重与重视,是避免孩子出现心理性矮小症的关键。对于已经出现“心理性矮小症”的孩子,在得到相应爱抚和温情关怀后,一般3个月后,约有95%以上的孩子发育情况很快发生变化,生长停滞现象可以得到消除和缓解,身高得到明显的增长。
二、如何检测自己家的小孩身高是达标,6岁跟4岁肯定不一样;(各种身高体重标准的判断和指导)
结合人的一生有三个生长发育期:1周岁内、学龄前期(4—6岁)、青春期(13—18岁)。这三个时期都是人体发育的猛增时期,所以,这些时期的营养情况是否良好将很有可能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
2-12岁的儿童可用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其身高: 身高(CM)=(年龄-2)X5+85=年龄X5+75 。
按年龄计算体重公式:
婴儿: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X0.7+(月龄-6)X0.5
2-12岁儿童体重(KG)=(年龄)X2+12=年龄X2+8
体重的评价指标如下:
标准体重的60%以下 严重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60-80% 中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80-90% 轻度营养不良
三、小孩吃不好,偏食、挑食、疳积容易找上门,身高体重不达标;
日常生活中,宝宝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型偏瘦的情况,在中医上来讲,这或许是宝宝患上了疳积,疳积是孩童,尤其是一到五岁的小朋友的一种常见病症,其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便是厌食。
疳积会给小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从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孩子患上疳积呢?可以从下五种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患上疳积:
1、孩子近期出现饮食异常的情况,如厌食、久久不咽饭、吃饭时间长等;
2、消化能力差,容易出现腹胀、大便异常,大便干燥或是便溏;
3、免疫力差,经常出现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精神状态差、难以入睡、睡觉不踏实、睡觉容易出汗等症状,甚至还有些孩子会出现擦眼、吮手指或磨牙的症状;
5、孩子生长发育缓慢、面黄肌瘦、头发枯黄稀疏、口气重、小便短黄或是清长等。
治疗孩子疳积需要家长的配合,首先要改善喂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积极治疗原发病。临床上,中医治疗孩子疳积主要有中成药、针灸、推拿这几种方法。
推拿是治疗孩子疳积的有效方法之一,很多家长喜欢自行在家给孩子进行推拿,孩子疳积的推拿手法比较专业,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家长不可盲目在家给孩子进行推拿。
通过穴位推拿、经络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提高免疫力,健脾益智,对增加身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儿推拿简便易行,孩子容易接受。
1、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大人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给孩子捏3~5遍。
捏脊可刺激背部穴位,激发“长高因子”,从而有效地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内脏活力,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加速生长发育的方法。
2、摩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摩腹,顺时针,坎至离,也可顺36圈,逆36圈,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3、按压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4、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涌泉穴是肾的井穴。按摩这个穴,就是让生命的泉水涌出来,滋养全身。准体重的90-110% 正常范围 >标准体重的120% 肥胖
商城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