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某,男,44岁,因“颈腰部疼痛2年余,加重1周”前来就诊,患者因1周前清明假期长途开车致颈腰部疼痛,未行系统诊疗。刻下症见:颈腰部酸胀疼痛,以腰部为甚伴腰椎活动受限,偶有偏头痛,易疲劳,纳可,二便调。舌暗,苔薄,脉弦。既往腰肌劳损病史。
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腰肌劳损
治疗处置:
针刺:百会、风池、腰夹脊、委中、腰阳关、承山、阳陵泉、肝俞、中渚
热敏灸:于腰阳关、双侧肾俞探查热敏灸感;
一次治疗后腰部酸胀较前减轻,二次治疗后疼痛以及腰椎活动受限较前明显好转,四次治疗后疼痛较前明显减轻。
患者因长途开车致腰部酸胀疼痛伴活动受限,该病属中医“痹病”的范畴。《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体虚过劳,复感风寒湿邪是该病发生的基本病因,扶正驱邪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法则。现代医学认为称其为腰肌劳损,慢性腰肌劳损的病理改变是损伤局部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变性以及坏死。慢性炎症是指损伤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改变,如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细胞浸润等。“上医治未病”
一、下面笔者将介绍防治腰肌劳损的几个小妙招。
1、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外邪侵袭
体虚过劳,复感风寒湿邪是该病发生的基本病因,因而适寒温,避免“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侵袭变得尤为重要。
2、运动前注意热身,扭腰幅度不宜过大;
运动损伤也是腰肌劳损的主要病因,防治运动损伤的办法为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给机体一个反应的时间。
3、加强核心肌群训练;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增强深层小肌肉群的控制和工作能力,以间接减轻和治疗腰背痛;核心力量训练一方而改变腰椎和腰部肌肉的位置与力学关系,进而纠正脊椎的曲度,让腰椎失衡改善并重新稳定腰椎,解除对神经的挤压,恢复腰背肌的生理功能。
4、不宜久坐,应定时起身活动;
现代社会,由于工作等原因,很多都存在久坐不起的情况,这样会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一个状态从而引发慢性劳损,因而应该定时1-2个小时起身活动,接触腰部肌肉劳损状态。
5、适劳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过度劳伤与腰部肌肉强度不够都可引起腰肌劳损,因而适度运动,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防治腰肌劳损。
二、如果已经劳损了,腰部酸胀痛明显也不用担心,腰肌劳损,纯中医治疗有妙招。
1、针刺
针刺可起到舒筋活络,通调气血等作用,可有效缓解腰部酸胀痛。
2、艾灸
艾灸可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功用,尤其对于因受寒引起的腰痛,更加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3、推拿
推拿可以解除作用区的肌肉痉挛,通过作用区的神经、体液调节可减轻局部的缺血和酸中毒,加速致炎、致痛物质、酸性代谢产物的清除,促进局部渗液、淤血的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及营养代谢。
4、干扰电治疗
干扰电治疗可放松腰部肌肉,防止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亦可达到温阳镇痛之效。
5、康复训练
小燕飞
俯卧,双手背向放在腰间或向前水平放好,膝盖伸直,头和腿都尽量向上翘。坚持5秒,然后放松,如此重复15遍为一组。每天2次,每次3组。
桥式运动
先采取仰卧蜷腿姿势,双手平放,再抬起腰部维持10-15秒并放下,连续15遍为一组。每天2次,每次3组。
平板支撑
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脚尖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尽可能地保持。每天2次,每次3组,组与组之间可间隔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