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血,作为大众最为熟知的医学名词之一,也同样最不被大众认识。
有些患者被医生告知有贫血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没事,不就是贫血吗,很多人都有的”。
但实际上贫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单纯,它背后所隐藏的“元凶”才是危害患者健康和令医生最为担心的事情。
判断贫血一个血常规便可明确,但在一些轻度贫血的患者来说,临床表现五花八门,可以为易激惹、头痛、不宁腿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也可以为疲劳、乏力、心动过速的心血管表现;还可以是易食癖、食欲减退的消化系统表现;
因患者症状不同而就诊不同的科室,头颅MRI、胸部CT、胃肠镜、心脏超声、心电图等一系列操作后,一看血常规原来是个贫血,瞬间有种被坑的感觉(这里要着重解释一下,贫血的患者有些也是需要完善这些检查的,但不分缘由的骚操作也是常有的事儿)。
贫血按细胞形态可简单的分为大细胞、小细胞和正细胞贫血,大小的判定以MCV、MCH值为标准。今天要谈的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小细胞贫血。
第一种是缺铁性贫血,这是一种因铁缺乏导致的贫血,血细胞形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缺铁的原因主要是吸收不良或慢性丢失。对于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月经过多,而对于男性和绝经的女性,则主要是胃肠道丢失,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人群胃肠镜就显得格外重要,除非有明确丢失原因的患者,比如痔疮、献血等。当缺铁性贫血病因明确并解除后,补铁就变得既安全又简单了。
另一种是在两广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这一类的贫血主要是由于基因异常导致珠蛋白合成障碍,致使红细胞易于被破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对于祖籍两广的小细胞贫血患者,排除地中海贫血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另外要切记避免盲目补铁。
其他的贫血,包括偏食、肿瘤、肾衰等引起的贫血,这一些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判别和诊断。所以,贫血原因千千万,绝不再是简单的口服铁剂或食用含铁量高的食物能够解决的,及时去看血液科医生,排除潜在的问题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附赠:可疑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自我判定方法
不贫血患者,若MCV、MCH明显下降,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地贫基因携带者可能性大;当然,最终的确诊还需要完善血红蛋白电泳及相关地贫基因检测。
来自一例地贫基因携带者血象真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