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护理

李浩医生 发布于2022-10-01 19:26 阅读量4944

本文由李浩原创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导致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为皮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此病在我国患病率约为7.5%。湿疹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红斑、瘙痒、反复发作。

       湿疹的病因虽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显示可能与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相关。①内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等)、遗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②外因素:粉尘、环境、饮食、微生物、温度、湿度、日晒等。另外,精神因素越发被人们所重视,如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失眠等也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在临床中,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期。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渗出;亚急性期红肿、糜烂、渗出减轻,原有的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

                                               

                                               

                                               

       湿疹为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除正规治疗外,患者更多关注的是患病后如何护理。

       ①  环境:避免过度干燥、阴暗潮湿、高温的环境,适宜居住温度为18℃~22℃,空气湿度40%左右的房间。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处于闷热、粉尘过多的环境。

       ②  穿着:穿纯棉内衣并且宽松,不宜穿羊毛衫或化纤类衣物。

       ③  洗浴:建议洗浴温度在32 ℃~37 ℃,洗浴时间5~10 min。如需应用沐浴液等产品,推荐低敏无刺激的功能性洁肤用品,其pH值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

       ④  饮食与生活:病情进展期,建议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鱼、虾、蟹等海鲜,避免饮酒、吸烟,避免搔抓、烫洗。避免外用肥皂、盐水、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物质用于皮疹表面,不但不能完全达到止痒的作用,还可能使皮疹加重。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⑤  皮肤的修护:慢性湿疹或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重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可以选择外用功效性保湿润肤剂。身体保湿剂可以减少皮肤水分丢失,修复皮肤屏障,从而减少湿疹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同时缓解患者的瘙痒程度。患者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保湿润肤剂,每次沐浴后立即使用。

       ⑥  外用药的选择:湿疹不同时期外用药物有所不同。急性期:无糜烂、渗出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软膏;伴有明显糜烂、渗出时应选择湿敷治疗,可将硼酸溶液、硫酸镁溶液、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或复方黄柏涂剂等倒于4~6层纱布上,以不滴水为宜,湿敷于皮疹表面,每次20分钟,每日2次。湿敷有收敛、促皮疹干燥的作用。糜烂渗出明显时,需谨慎外用药膏,如需应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亚急性期皮疹可以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等。慢性期皮疹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同时可结合保湿剂使用。

                                                

       ⑦  复诊:发病初始,建议患者于医院及时就诊,听取专业医生治疗建议,避免尝试非正规药物或“民间偏方”。急性湿疹患者最好在治疗后1周、亚急性患者在治疗后l~2周、慢性患者在治疗后2~4周复诊一次。

       湿疹作为皮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尤其本病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建议患者正规治疗,注意日常护理,即可及时控制病情发展,也能有效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