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厌倦了现在的生活,
决心真真正正地为「自己」活一次?
有时候,你会在电影或小说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主人公受够了例行公事,受够了总是为别人做事。工作就像在坐牢,时间就这样被浪费着。ta想:从现在起,我要做自己!
这种情节其实很常见,因为这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而这又恰恰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似乎我们自己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日复一日地活着,也在心里想着要“做自己”。
在心理学中其实有着对应的解释,被称为「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和亲近的人开始「分离」的过程,并开始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这种分离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并且会在一生中发生多次。
在你两岁时,你就已经自然而然地开始「自我分化」。
而在青春期时,你的「自我分化」可能是最明显的。这时的你表现出叛逆,抗拒父母,喜欢粘着自己的同龄人来寻求支持。
但「自我分化」并未在你青春期过后就停止,一些夫妻,会因为金钱、孩子或性的问题发生争论,从深层次上理解,这也是「自我分化」的一种表现。伴侣中的一方,或者往往是双方,都抗拒甚至想要逃离彼此。
在「自我分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怨恨、愤怒和空虚的情绪感受。我们需要审视这些内心想法和感受,因为这可能是一次发现「真正自我」的机会。
哪些迹象表明正在经历「自我分化」?
1、不太愿意去迁就别人:总是屈服、顺从于别人,会让你感到厌倦。
2、正处于愤怒、怨恨、烦躁的状态中:对于家人朋友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气愤,对于怎么样都开心不起来而感到烦躁等等。
3、意识到自己曾经丢失掉的梦想:从未得到过的理想工作,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未能收获美满的家庭生活,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冒过一次险...
4、感觉自己的人生不完整:自己的才能、创造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就渐渐枯竭。
5、怀疑自己曾经作过的决定:你开始追悔过去,当下的感受会影响你对过去的解读。
6、你想把一切都推翻,想要大声向世界宣告:「所有的这一切已经让我受够了!」你想立刻表明自己现在的态度,换一种方式生活。
你是否想过为「自己」而活?
你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了,你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开启人生新篇章。
这种想法是健康的,这是你的个人「进化」,你不需要再继续压抑自己的需求。
怎么做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做自己呢?
1. 评估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
为了避免被这些日常的怨气和烦恼所吞没,请做几次深呼吸,开始反思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你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不要思考具体的事物,比如更好的工作、更大的房子、更高的学历,而是思考你藏在这些具体事物背后的心理需求,比如想要更具创造力、想成为更重要的人、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再出现「卡顿感」。
你需要专注于你的个人目标,填补你人生中重大的缺憾,不要被一些琐碎小事所淹没。
2. 找个人倾诉出来
你可以大声地说出你的想法。但你不必像电影或书中主人公那样激情澎湃。而是理性地、冷静地找人聊一聊,探讨你现在的生活中缺失了什么,你理想中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的,以及具体应该如何做出改变。
这会让你感觉自己被倾听,被感受,并且将你最需要的东西带入你的生活和关系中。
3. 做个计划
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计划,去毫无顾忌的畅想自己未来应该完成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应该拆分开来,具体的思考事情可行性以及应该如何去实施。
不必担心遇到困难时没有能力去面对,你需要知道的是,当我们做出这个不再局限固有生活的决定时,就已经证明了你的勇气,所以只需要多方面的去思考去筹划,所谓未雨绸缪,这样我们在成为更好自己的路上,才能无所畏惧。
4. 寻求专业支持
你正在走向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并非所有与你亲近的人都会支持你。因为这些不支持你的人与你的价值观不同,甚至ta们会觉得你的改变威胁到了ta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迷失自己,甚至可能会丢掉初衷。
这时候,也许我们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咨询师能帮助我们看到冰山下那真实的自己,也会陪伴我们一起度过痛苦,支持我们更勇敢地面对困扰,做出改变。
而心理医生能够走进我们最真实的内心,帮助我们修葺破损的心墙。专业的能力也可以让我们能够拥有逆逆流而上的勇气。
如果你想要真正的为自己而活,找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可以听听挺专业人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