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避而远之,认为他们都带有攻击性,会突然攻击自己,而且是治不好的绝症。还有不少患者在发病初期被忽视、被歧视,有的家人还讳疾忌医,甚至把病人藏起来、锁起来,导致延误治疗,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其实精神分裂症并不可怕,精神分裂并不是绝症,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可有显著的好转,很多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特别是这几年,治疗手段和药物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摆脱精神疾病的影响了。
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下面是精神分裂症的六大早期症状,当出现以下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为,就要小心并提早预防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障碍,具有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的显著异常,病程多迁延,常反复发作,并导致明显的职业和社会功能损害。
精神分裂症在典型症状出现前,会出现一系列容易被常人忽略的精神、行为的异常表现:
1、情绪改变: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无故发笑等;
2、神经衰弱症状:失眠、多梦、易惊醒、早醒,乏力、头晕、头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躯体不适。
3、认知功能改变:敏感多疑、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古怪或异常的观念等;
4、语言表达异常:与人交谈语句简单,话题中心游离;
5、性格改变:活泼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少语,干净整洁的人变得不修边幅;
6、行为改变:社会活动退缩、兴趣下降或丧失,生活、学习、工作能力下降;
以上不寻常的言行是向精神病性症状的过度时期,处于前驱期这种“高危”状态的个体是否发展成明显的精神分裂症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遗传素质、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及应激事件等。
如果前驱期确实是精神分裂症的最早期形式,此时不给予干预,将最终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为精神分裂症;如果前驱期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危状态,如未及时给予干预,那么可能有一部分最终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
温馨提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全程治疗过程,早期识别,权衡疗效和耐受性,提高治疗依从性,是早发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治疗中关键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