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鲜滑嫩的鱼生进了肚子,除了满足一时味蕾的快乐还可能埋下健康的隐患——肝吸虫的感染。
随着人们对饮食的追求方式多样化,越来越多人出现肝吸虫病。
针对肝吸虫病首选的药物是吡喹酮,你用对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正确用法。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之睾虫吸虫病。其出现主要是跟我们平时的饮食有关,如进食生鱼或虾、以及未烧熟的鱼,或者是用了切生鱼的刀,砧板不擦洗又切熟食,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潜伏期为一个月左右。
肝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轻度:无明显症状,饭后上腹略饱胀或略乏力。中度:右上腹疼痛,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部有坠胀感、腹泻或肝区不适,部分出现黄疸。重度:急性起病,出现发热,类似于胆石症的发热、黄疸、腹痛,特别是肝区有肿胀感,医生检查时可发现肝脏肿大,且有压痛。晚期:重复感染的患者可能出现肝硬化表现,若患者为儿童,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影响生长发育。
如何使用吡喹酮?
针对肝吸虫病首选的药物是吡喹酮。吡喹酮为广谱抗寄生虫病药,适用于各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以及绦虫病。
使用时间一般为空腹或者饭后两小时最佳,成人总剂为210mg/kg,每日3次,连服3日;儿童总剂量为120-150mg/kg,每日3次,连服3日。
用药禁忌
眼囊虫病患者禁用。对吡喹酮片或药物辅料过敏者禁用。正在接受细胞色素P450强诱导剂(如利福平)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吡喹酮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腹痛等。一般程度较轻,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有以下情况,需要密切留意:有明显头昏、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者,治疗期间与停药后24小时内勿进行驾驶、机械操作等工作。
长期用药者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防造成肝肾损伤。女性患者在治疗当天和之后3天避免母乳喂养。若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任何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医生提醒:
平时生活中,应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的鱼虾;生熟食分开用菜刀、砧板;一年进行两次肠道寄生虫检测。已经出现了肝吸虫病的人,建议戒烟酒,饮食清淡。
预防胜于治疗,小心病“虫”口入!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门急诊医疗中心,24小时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