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药如何选用?来看常用“药”点!

沈敏医生 发布于2024-04-12 01:17 阅读量751

本文转载自转载自医脉通!

导语:

黏液高分泌是许多急、慢性气道疾病,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炎等的共同特征,黏液过度分泌可以引起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功能障碍和局部防御功能损害,导致气道阻塞和感染难以控制,直接影响病情的进展。祛痰药物的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和对症处理办法,本文盘点了常见祛痰管理的方法和祛痰药的应用。

祛痰管理的常用方法:

临床常用祛痰方法包括危险因素干预、物理祛痰以及药物祛痰。

➢危险因素干预如积极戒烟、减少颗粒物暴露、防治呼吸道感染。吸烟是气道黏液高分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戒烟对于祛痰管理尤为重要。

➢物理祛痰包括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背部叩击、体位排痰以及呼气末正压和胸壁高频振荡等。湿化疗法也是物理祛痰方式的一种,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以促进排出。

➢药物祛痰祛痰药物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改善痰液理化特性,降低痰液黏滞度;恢复气道上皮黏液层正常结构,促进纤毛清除功能;抑制黏蛋白产生及分泌,破坏痰液中的黏性结构,降低痰液黏稠度;抗炎性损伤,或加强抗菌效果。许多药物是通过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而促进黏液清除的。通常可按主要作用机制分为刺激性祛痰剂、恶心性祛痰剂及黏液溶解剂等。

另外,除了传统意义的祛痰药,其他药物也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比如β2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纤毛运动,抗胆碱药具有抑制黏液分泌、促进纤毛运动的作用,皮质激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黏液分泌。

常用祛痰药的应用:

➢愈创木酚甘油醚是许多种镇咳制剂的成分,常与抗组胺药、镇咳药、减充血剂配伍。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甚至形成尿路结石,服药期间需注意饮水。愈创甘油醚具有刺激和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故禁用于咯血、急性胃肠炎和肾炎患者。用法:口服,成人200~400mg,每天3~4次。

➢乙酰半胱氨酸可直接裂解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使糖蛋白分解,黏痰液化;同时还具有抗炎性损伤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慢性肺间质疾病患者。此药有特殊硫磺气味并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和呛咳等,有时会导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时应密切注意。有片剂、颗粒剂、泡腾片等可选用。用法:成人每次600mg,每天1~2次;或每次200mg(颗粒剂),每天3次。

➢羧甲司坦作用与乙酰半胱氨酸相似,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及咳痰困难等。有研究证实,预防性口服羧甲司坦能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适合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地区COPD患者的长期治疗。用法:成人每次500mg,每天3次。

➢溴己新属于祛痰止咳鸭嘴花中的有效成分鸭嘴花碱的衍生物,作用于分泌细胞胞内的黏液形成阶段,破坏类黏蛋白的酸性黏多糖结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恶心祛痰性作用。本品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胃部不适等,溃疡病患者慎用,偶可引起血清转氨酶短暂升高。临床现多用其片剂,针剂应用较少用法:成人口服每次8~16mg,每天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4~8mg,每天2~3次。

➢氨溴索为溴已新的衍生物,作用较溴己新更强。氨溴索还能增加浆液腺分泌,调节支气管腺体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促进支气管上皮修复,改善纤毛上皮黏液层的转运功能,增加抗菌药物局部渗透。副作用偶见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用法:成人口服每次30~60mg,每天3次;缓释胶囊则1次1粒(75mg),每天1次口服;静脉注射,成人每次15mg,每天2~3次,严重患者可以增加用量。

➢桃金娘油和桉柠蒎前者系桃金娘科树叶的标准提取物,后者由桃金娘科桉属和芸香科橘属及松科松属植物的提取物组成,两者成分类似,主要是柠檬烯、桉油精和α-蒎烯。该类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排痰:调节气道分泌,增加浆液比例,改善黏液清除功能;调整黏液PH,降低黏滞度;促进纤毛运动,加快黏液运送;有一定抗炎和杀菌作用。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桉柠蒎用法:急性患者一次300mg,每天3~4次;慢性患者一次300mg,每天2次。宜于餐前半小时,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

雾化吸入祛痰药的临床应用:

祛痰药物的给药途径有雾化吸入、口服及静脉滴注。药物雾化吸入除在局部发挥祛痰作用外,同时可湿化气道。雾化祛痰药物主要适用于伴有痰液黏稠、咳痰困难的COPD、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等。

➢下呼吸道感染:对于痰多且黏稠或不易咳出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议雾化吸入祛痰药帮助及时清除痰液、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

➢支气管扩张症:对于咳痰困难、生活质量差以及标准气道清除技术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推荐长期口服或雾化黏液溶解剂(≥3个月)治疗。物理祛痰前依次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生理盐水、祛痰药物,可提高疗效。

➢COPD:对于痰多或黏稠难咳出的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有利于促进痰液排出。

➢支气管哮喘:如哮喘患者痰量较多或黏稠难咳出,可加用雾化吸入祛痰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药液温度过低、释雾量过大以及流速过高,并全程密切观察,防止气道痉挛的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期可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慎用其他祛痰药物。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疑难感染门急诊,24小时开诊!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