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它由支气管和无数肺泡组成。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的大小形状不一,平均直径0.2毫米。成人约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近100平方米。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也是肺的功能单位。一些疾病会导致肺泡处于过度膨胀状态,会使肺泡的弹性纤维失去弹性并遭破坏,相邻肺泡破裂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囊腔,在CT等影像上呈出一个空洞。
而导致肺部空洞形成的疾病有很多,有良性的,有恶性的,有可以随访观察的,也有必须手术的。
1.肺大疱
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其壁非常薄(<1mm),常规胸部平片上仅部分壁可见,在CT上更易显示。
肺大疱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青少年,多因肺大疱破裂后产生气胸后发现。后天性多见于长期吸烟者,常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大部分肺大疱可随访观察,但建议严格戒烟,部分肺大疱破裂后产生气胸,则需急诊手术处理,也有因肺大疱过大,受累侧肺组织被压缩,严重影像呼吸功能,需行肺减容手术,改善呼吸困难。
2.肺囊肿
肺囊肿指肺内含有大小不一的气体或液气体囊性病变。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前者亦称为先天性肺囊性病,为先天性胚胎发育畸形,包括支气管源性囊肿(肺囊肿)、肺泡源性囊肿、肺大叶气肿(肺大疱)、囊性腺瘤样畸形和先天性囊肿性支气管扩张等。后者继发于肺部感染,如气肿性大疱、寄生虫性囊肿、感染后遗囊肿等。可位于肺实质内也可位于纵隔。肺囊肿壁很薄,比肺大疱壁厚一点(<3mm)。
3.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肺癌亦可形成空洞样结构,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肿瘤较大,血运分布不均,导致肿瘤部分区域坏死后,形成空洞,其CT上多见形状不规则、囊壁厚薄不一的空洞结构,这一类型多见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另一种临床上称之为囊腔型肺癌,多见于腺癌。在CT上它就是肺内一薄壁囊腔,与肺大疱很像,极易出现误诊。但有经验的医生就会发现,其囊壁有点不一样,其与一般肺大疱不同,其囊壁外侧有部分磨玻璃成分或实性成分,可有胸膜牵拉征,可见有血管、支气管穿行。
4.肺结核
肺结核有一种特殊类型,叫空洞型肺结核,其长期不愈空洞壁渐变厚,由于治疗效果和机体免疫力的高低,病灶有吸收修补,恶化进展等交替发生,而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程迁延,症状起伏,有传染性,需规范治疗。胸片或CT可见单或双侧,单发或多发的厚壁空洞,常伴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肺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等,更严重使肺广泛破坏、纤维增生,导致肺叶或单侧肺收缩,而成“毁损肺”。
5.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多有咳嗽、咳脓臭痰,甚至咯血,有畏寒、发热,体温甚至可高达39℃~40℃,常呈贫血、消瘦等慢性消耗病态。胸片或CT影像上可以见一厚壁空洞,其内有液气平面,图中箭头所指即为特征性液气平面。急性肺脓肿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则病变可在数周内渐好转。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有危及生命,则需手术治疗。
6.肺真菌病
肺真菌病,是真菌(霉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病。大多数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即在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导致患病,当然,也有因居住环境较差,接触到某些侵袭力强的真菌导致患病。真菌可在肺内形成空洞,甚至会在空洞中形成一个菌球,在不同体位的CT下,可见菌球在空洞内滚动。肺真菌病确诊后一般均需严格的抗真菌治疗,如有咯血,真菌球形成且病灶局限的,可予以手术切除。
就诊患者肺部ct如有上述病灶病变,可随时咨询我科医生团队。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疑难感染门急诊,24小时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