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是每家每户的重点保护对象,近期呼吸道感染高发,这些脆弱的亲人们发热、咳嗽不断,负责保护家人的打工人是最揪(难)心(过)的。儿童退烧药怎么选?哪些药物对老年人有损伤?孕产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要注意哪些?这些用药常识一定要有,一起往下看吧~▍特殊人群的用药,有讲究儿童、老年人、孕产妇作为呼吸道感染高发人群,用药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老年人群用药原则:1.用药要少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尽量减少用药种类,一般合用药物不超过3~4种。2.剂量要小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血药浓度偏高,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是年轻人的1/2~2/3。3.遵医嘱服药40%~80%的老年患者存在不按医嘱服药的问题,使用分装药盒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好方法。发热6-7注意事项1:分不同情况选药1)对于一般无基础疾病、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较为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来降温。选择一种即可。高热超过3天不退者,可使用安宫牛黄丸,具体剂量为每次0.5丸,每天2-4次。2)有严重基础疾病如重度肝肾功能不全,退热药的选择要询问医生。注意事项 2:体温越高、年龄越大、 药物剂量应越小老年人使用退烧药降温要慢。开始用药的剂量要偏小,体温越高、年龄越大、使用的药物剂量应越小,避免大量服药后出汗过多而引发虚脱、低血压甚至休克。老年人出现体温升高时,可以先吃小剂量药,比如半片药看看情况,同时物理降温,观察患者出汗、血压情况及对药物的反应等,更加安全。有基础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使用退热药要遵医嘱,避免服药后发生副作用。体温在37℃多或者38℃出头,推荐物理降温,用温水去擦拭脑门、脖子、腋下、大腿根等大动脉搏动的地方,协助散热,注意多饮水。注意事项3:服药同时要监测血压此外,老年人在使用退热药大量出汗后,要注意血压的监测。部分中药可能有升压作用,以连花清瘟为例,药物中含有麻黄成分,具有一定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要慎用。咳嗽1. 祛痰药。如果老人咳嗽伴有痰多,可以吃祛痰的药物。常用的祛痰药有鲜竹沥液、盐酸澳已新片、盐酸氨澳索口服液等。2. 镇咳药。如果老人只是干咳或少痰,可以使用磷酸苯丙呱林分散片、枸椽酸喷托维林片、氢澳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镇咳药。3.抗过敏、解痉药物。针对支气管痉挛导致的老年人咳嗽,一般是使用抗过敏以及解痉平喘的药物综合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西替利凑、氯雷他定、扑尔敏等。常用解痉止咳的药有硫酸特布他林片、硫酸沙丁胺醇控释片、盐酸班布特罗片等。孕产妇、哺乳期女性孕产妇、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复方感冒药物,因成份复杂,可能含有妊娠期、哺乳期禁用、慎用的成分,比如,金刚烷胺、麻黄碱类、氨基比林等。发热孕早期持续发热,确需对症治疗时,首选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等退热药物。咳嗽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腹腔压力,严重时可能诱发子宫收缩,造成流产、未足月胎膜早破以及早产。应该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咳嗽时有痰液可使用祛痰药。孕期较安全的祛痰药有乙酰半胱氨酸,妊娠前3个月慎用氨溴索和溴己新。如果干咳无痰,妊娠3个月后可使用右美沙芬,禁用可待因、那可丁、樟脑酊、鸦片酊(阿片酊)、伪麻黄碱。儿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咳嗽、咳痰、喘息等。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单一病原体感染,也可能是混合感染。在谈具体用药前,提醒大家给儿童用药需遵5个正确原则,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伤害孩子1-3。正确的患儿家长给药前确认患儿符合药品适应证,这主要是针对多子女家庭尤其是同卵双胞胎。研究发现,超过40%的患儿有与兄弟姐妹用药混淆的经历。正确的药物家长要核对药品名称,确认药物无误再给药。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经常会造成给药错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与乙酰半胱氨酸等。正确的剂量给药前认真阅读处方和药品说明书,药物剂量要用对。剂量不足或超剂量用药都不对。正确的给药时间严格按照时间间隔给药,才能达到正常的血药浓度,获得应有疗效。尽量不偏离要求的给药时间半小时以上,尤其是抗菌药。一天3次,就是按8小时一次给孩子喂药。比如早上8点吃第一次药,到下午4点吃第二次,到晚上12点第三次吃。正确的给药途径药物必须经过正确的方式进入人体才能发挥作用。外用药物注意切勿口服,如退热栓是直肠栓,只能通过直肠给药,不能口服。确认流感感染,怎么正确使用奥司他韦?奥司他韦只能防治流感病毒感染,对其他病毒无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确认流感感染后尽早使用,48小时内最佳。2)没有奥司他韦颗粒使用的紧急情况下,儿童不能吞咽胶囊时,可以把胶囊打开配成口服混悬剂,可以加少量(最多一茶匙)巧克力糖浆、红糖水等掩盖苦味。混合物配好后按正确的剂量立即服用。3)随餐同服,减少胃肠道反应。如果孩子用药后呕吐严重,询问医师更换其他药物。4)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2周内不服用奥司他韦,如果发生流感病毒感染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在服用奥司他韦的任何时间接种。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热:选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2~6月龄儿童:首选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及以上儿童: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均可。二者总体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一般30分钟起效。胃肠道不适伴发热:可选对乙酰氨基酚(胃肠安全性高)剂型首选口服,如滴剂或混悬液。3岁以下儿童可选浓度高、体积小的滴剂。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建议寻求医师或药师的帮助,确定最适合患儿的品种。用解热镇痛药后,孩子仍发热,怎么办?1-3发热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病因没有控制,患儿体温再次升高是正常现象,不代表解热镇痛药无效,不要频繁换药。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检查药物是否用对,包括药物在有效期内,混悬液使用前摇匀,给药剂量准确。2)可同时用物理方法降温,如退热贴、温水外敷和温水浴等。3)疾病缓解后,孩子体温会逐渐下降。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长不能因焦虑自行增加给药频次或给药剂量,以防药物过量。4)发热期食欲减退,水分和电解质易流失,糖、脂肪、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消耗增加。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多饮温水和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5)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或同时服用两种退热药,小儿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服药不当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不良反应。孩子感染后咳嗽不止,一定要用止咳药吗?1.不推荐常规使用镇咳药物治疗:咳嗽其实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质的保护性反射,儿童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可能在其他感染症状消退后还持续数周,不需要干预也能逐渐消退。研究发现,一半(50%)的儿童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咳嗽在10 天内消退;90%的儿童在25天内消退。2.当咳嗽明显影响孩子睡眠和饮食时,可使用止咳药。也可以服用含蜂蜜的糖浆等来缓解咳嗽。3.18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物,避免产生致死性呼吸抑制。止咳药右美沙芬,用时要注意这几点:1)右美沙芬是处方药,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用于有痰的孩子,以免痰液阻塞气道。2)长期过量使用会引起成瘾性和依赖性。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异卡波肼)、哌替啶、锂、氯硝西泮和膳食补充剂色氨酸可与右美沙芬相互作用,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4)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2周内禁用右美沙芬。5)有精神病史患儿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