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多少酒可以引起酒精性肝病?

沈敏医生 发布于2023-11-24 23:37 阅读量1191

本文转载自转载!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长期饮酒引起的肝脏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它是一种慢性病变,遵循一种公认的疾病进展模式,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终可能推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全球疾病负担机构估计,2016年有125.69万人死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病。其中,334,900例(27%)可归因于酒精。此外,有24.5万例HCC死亡与酒精有关,占所有HCC死亡的30%。AL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酒精的直接毒性作用、酒精代谢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等。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2021年中国指南):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80g/d)。乙醇量换算公式为: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乙醇比重)。2. 禁酒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 sferase,GG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以下。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3. 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合并HBV或HCV感染,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陷转铁蛋白增高、平均红细胞容量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0.6;即使饮酒折合乙醇量<40g/d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因素: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1.饮酒量和饮酒方式:饮酒量和发生酒精肝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明确的剂量关系,即喝的越多越频繁,那么也就越早越容易得酒精肝;空腹较进餐后饮酒造成的肝损伤更严重,因此建议喝杯牛奶或少许进餐后再饮酒。2.性别:与男性相比,女性对乙醇的肝毒性更敏感,更少的酒精摄入就可以造成更重的酒精性肝病。3.遗传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发生酒精性肝病和酒精相关性肝细胞癌的易感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酒精相关性肝细胞癌与ARID1A、CTNNB1、SMARCA2和TERT的体细胞突变相关。4.肥胖:肥胖是重度饮酒者中肝硬化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肝细胞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或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5.合并疾病: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肝基础上并发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6.营养程度:患者的营养状况对预后有很大影响,营养不良容易加重肝损伤,并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酒精性肝病的危害:酒精对肝脏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损伤肝细胞并引发炎症反应。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即肝脏内脂肪的堆积。脂肪肝是酒精肝的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干预,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是酒精性肝病的进一步发展,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炎症和损伤。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引发炎症反应,激活肝脏中的免疫细胞,导致肝脏组织的破坏和损伤。酒精性肝炎的症状包括肝脏肿胀、腹痛、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和恶心等,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肝功能衰竭。如果酒精性肝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组织纤维化和结构异常的严重疾病。酒精性肝硬化的症状包括腹水、肝性脑病、黄疸、肝性骨病等。酒精性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且可能导致肝癌和死亡。(图片来源于网络)酒精性肝病危害性非常严重。它可以发展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增加患肝癌的风险。预防和治疗酒精肝的关键是戒酒,同时还应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和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等。及早发现和干预酒精肝对于保护肝脏健康非常重要。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相关疾病: